[发明专利]一种常温下测量稠油密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69156.5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全;李其朋;顾辉亮;崔淑娟;王明;郑文龙;张勇;王丽娜;张化阳;艾军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测量 密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常温下测量并计算原油密度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U型振动管法能准确测量稠油、超稠油原油密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在检测稠油密度前都是用加热的方法降低稠油的粘度和消除稠油中的气泡。实际上,加热往往引起气泡膨胀,继续升温轻烃汽化,产生新的气泡。这种预处理过程往往是油温高,时间长,引起轻质成分的大量散失,造成检测结果偏高和可信度低。另一方面,采用U型振动管法测定原油密度时,在常温下超稠油样品因粘度过大出现无法进样的现象,从而无法准确测定其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温下测量稠油密度的方法,能够克服常温下U型振动管密度测量法的缺点,对常温下测定稠油、超稠油的密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常温下测量稠油密度的方法,其步骤为,称取一定质量的稠油和煤油,混合后煤油稀释了稠油变为混合油,然后测定混合油的密度,再利用推导的公式计算得到稠油的密度。
所述称取一定质量的稠油和煤油,具体表现为,把干燥、干净的100ml三角瓶放到天平上称重,天平重置清零;用取样勺取稠油样品,放到三角瓶里,把三角瓶用天平称重,记录稠油测定值;用50ml三角瓶称取煤油,记录煤油测定值;把煤油逐渐加到盛有稠油三角瓶里,放到天平上称重,记录混合油测定值。
所述称稠油三角瓶为100ml容积,称煤油三角瓶为50ml容积,两种油称重时均要精确到0.01g。
所述混合后煤油稀释了稠油变为混合油为稀释步骤,具体表现为,盖紧三角瓶瓶塞,充分摇动,直至样品混匀。
所述稠油密度计算公式为:
V稠油=V混合油-V煤油;
式中:m煤油――煤油质量,g;m稠油――稠油质量,g;m混合油――混合油质量,g;ρ煤油――煤油密度,g/cm3;ρ混合油――混合油密度,g/cm3;ρ稠油――稠油密度,g/cm3;V煤油――煤油体积,cm3;V混合油――混合油体积,cm3;V稠油――稠油体积,cm3。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煤油对泡沫稠油存在着较好的溶解性、降粘性和消泡性。在常温下把稠油或超稠油用煤油进行稀释配样,混合过程服从体积加和性规则。用U型振动管密度计分别测定出煤油和稀释后的原油的密度,根据物质质量、体积、密度三者的相互关系计算稠油或超稠油的密度。
本发明可以在常温下采用U型振动管密度计直接测量稠油、超稠油密度。克服现有U型振动管密度测定法对稠油、超稠油测量精度的不足。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常温下测量稠油密度的方法:
1.样品的称重:把干燥、干净的100ml的三角瓶放到天平上称重,准确至0.01g,天平重置清零。用取样勺取稠油样品20~50g,放到三角瓶里,把三角瓶用天平称重,准确至0.01g,记录测定值m稠油。用50ml三角瓶称取20~50g的煤油,记录测定值m煤油。把煤油逐渐加到盛有稠油三角瓶里,放到天平上称重,准确至0.01g,记录测定值m混合油。
2.样品稀释:盖紧三角瓶瓶塞,充分摇动,直至样品混匀。
3、样品密度的测量:采用U型振动管密度计分别测试煤油和稀释后的稠油样品密度,分别为ρ煤油和ρ混合油。根据ρ混合油视值。如果不是20℃下得密度应按照GB/T1885《石油计量表》查得20℃下混合油的标准密度。
4、样品密度的计算:
V稠油=V混合油-V煤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