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的室内单元和控制该空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9631.9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金仲镐;金晋伯;尹渊燮;金泰德;宋雨锡;辛纹先;辛海均;安基杓;尹俊镐;赵敏纪;赵哉衍;崔先默;崔亨瑞;韩东琪;洪镇佑;黄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刘奕晴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单元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空调的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具有改善了结构的吸入通道、排放通道和流动通道。
背景技术
空调通常使用制冷循环来将周围空气的温度、湿度、流动和分布调节至适于人们活动的水平并从空气中去除灰尘,所述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鼓风机。
空调可被划分成分体式空调和一体式空调,所述分体式空调具有分开地安装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所述一体式空调具有一起安装在机壳中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
分体式空调的室内单元设置有:换热器,与吸入到面板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鼓风机,将室内空气吸入到面板中并将空气吹送至房间。
对于分体式空调,鼓风机通常设置在室内单元的下部,且换热器以及允许空气通过其排放的排气口设置在室内单元的上部。由鼓风机吸入和吹送的空气运动至室内单元的上部,流经换热器和排气口,然后排放至房间。
然而,对于具有以上这样的结构的室内单元,鼓风机和换热器的竖直布置在空间利用方面可能不是高效的。
此外,因为来自鼓风机的空气运动至室内单元的上部,然后被排放,所以从室内单元的下部引至室内单元的上部的流动通道较长,且施加到吹送吸入空气的鼓风机的载荷较大。因而可能会导致能量的非高效利用,并且可能会限制气流的体积和速度的增大。
此外,如果换热器和鼓风机被设置得彼此过于接近,以实现室内单元的紧凑和纤薄的设计,则可能会增大换热器中的空气阻力,导致鼓风机性能降低并增大操作期间的噪声水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单元,所述室内单元设置有改善了结构的吸入通道、排放通道和气流通道,以增大操作效率,降低噪声水平,并实现紧凑的尺寸。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单元,所述室内单元允许方便地调节从室内单元排放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和体积。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本发明的其他方面,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明显,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而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壳体、至少一个排放口、至少一个吸入口、至少一个换热器和至少一个斜流风扇。所述壳体可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的前面板以及结合到前面板的后侧的后面板。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口可通过开口暴露于前面板的前方。所述至少一个吸入口可形成在后面板的与排放口对应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器可设置在吸入口的前侧,以从通过吸入口引入的空气吸收热或者向通过吸入口引入的空气传递热。所述至少一个斜流风扇可设置在换热器和排放口之间,以吸入流经换热器的空气并通过排放口排放空气。
排放口、斜流风扇、换热器和吸入口可从壳体的前侧到壳体的后侧按照一排设置。
所述至少一个排放口可包括沿室内单元的竖直方向彼此隔开地设置的两个或更多个排放口。
在空气被吸入到斜流风扇中的方向和空气通过排放口被排放的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可在大约15度至大约60度之间。
所述室内单元还可包括设置在斜流风扇的前侧的扩散器,其中,所述扩散器可包括:圆盘板;格栅,结合到圆盘板的外周表面,以在格栅和圆盘板之间形成排放口。
所述室内单元还可包括结合到圆盘板的后表面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被布置成面对吸入口,其中,所述斜流风扇可包括:轮毂,结合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多个叶片,结合到轮毂的外周表面。
斜流风扇可被形成为相对于轮毂的中心轴倾斜地排放被吸入的空气。
轮毂可设置有倾斜部分,在轮毂的倾斜部分和中心轴之间形成的角度可在大约10度至大约40度之间。
轮毂的直径可随着轮毂朝向吸入口延伸而减小。
轮毂的外周表面可被形成为是倾斜的,其中,在轮毂的外周表面和穿过驱动电机的旋转轴的中心的虚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可在大约10度至大约40度之间。
在斜流风扇的叶片的顶端和换热器的前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可在大约20mm至大约50mm之间。
所述室内单元还可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结合到格栅的后表面,以形成流动通道,所述流动通道允许由斜流风扇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流动通道排放至排放口。
所述至少一个斜流风扇中的每个可单独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6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综合报警装置
- 下一篇:商品销售数据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