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键盘的显示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69865.3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2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许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显示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键盘的显示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是指一种提供可编辑虚拟键盘的显示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一般是提供键盘以及鼠标以提供使用者进行输入与操作,键盘以及鼠标即为便于输入与操作计算机的接口,依照键盘上的按键数,一般是分为101键和104键两种,随着科技的进步,更有在键盘上提供特殊功能的按键,例如:开启浏览器的功能按键、多媒体播放的功能按键…等,可以有效的提供使用者对计算机的输入与操作。
但是,由于键盘上的按键是固定不变的,使用者无法自由的改变键盘上按键的数量、位置与大小,在一些竞技(如游戏)的操作环境中,键盘上按键的数量、位置与大小往往会影响使用者的操控,即使用者会误触其它的按键,进而造成使用者竞技上的失误,更甚者会造成使用者竞技的失败。
综上所述,可知先前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键盘上按键数量、位置与大小固定不变而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键盘上按键数量、位置与大小固定不变而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本发明遂提出一种键盘的显示系统及其方法,其中:
本发明所提出的键盘的显示系统,适用于触控显示装置,其包含:接收模块、提供模块、选定模块、显示模块以及生成模块。
接收模块是用以接收编辑指令或是接收完成指令;提供模块是当接收模块接收到编辑指令时,用以于触控显示装置中提供含有虚拟按键的整个虚拟键盘以供选择;选定模块是用以于虚拟按键中选定至少一虚拟按键作为选定按键;显示模块是用以当接收模块接收到完成指令时,显示选定按键与隐藏未选定的虚拟按键;及生成模块是当接收模块接收到完成指令时,用以依据选定按键生成个人键盘的按键配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键盘的显示方法,适用于触控显示装置,其包含下列步骤:
首先,当接收到编辑指令时,于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含有虚拟按键的整个虚拟键盘以供选择;接着,于虚拟按键中选定至少一虚拟按键作为选定按键;接着,当接收到完成指令时,显示选定按键与隐藏未选定的虚拟按键;最后,依据选定按键生成个人键盘的按键配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以及方法如上,与先前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提供触控显示装置以取代习知的键盘,于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含有虚拟按键的整个虚拟键盘以供选择,并于选定虚拟按键作为选定按键后,显示选定按键与隐藏未选定的虚拟按键,藉以提供使用者可自行编辑键盘按键的功能。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达成提供编辑键盘按键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键盘的显示系统方块图,
图2A、图2B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键盘的显示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键盘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键盘编辑结果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触控显示装置
11接收模块
12提供模块
13选定模块
14显示模块
15生成模块
16储存模块
17读取模块
18控制模块
步骤101当接收到编辑指令时,于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含有虚拟按键的整个虚拟键盘以供选择
步骤102于虚拟按键中选定至少一虚拟按键作为选定按键
步骤103当接收到完成指令时,显示选定按键与隐藏未选定的虚拟按键
步骤104依据选定按键生成个人键盘的按键配置
步骤105对每一个选定按键,以拖曳方式或是缩放方式控制选定按键于触控显示装置中的显示位置或是显示大小
步骤106对应储存个人键盘的按键配置及其对应的索引
步骤107读取与索引对应的个人键盘的按键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以下首先要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键盘的显示系统,并请参考图1所示,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键盘的显示系统方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9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