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0077.6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成喜;颜健;孔凡志;杨成章;樊柳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7/02 | 分类号: | B01D5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流电 分离 排气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工的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充气筒设计的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自由流电泳技术是一种全液相制备型生物分离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如细胞器、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的分离,从而成为化学生物等领域的重要分离技术。由于没有任何固体介质,所用的大多又是水相,因此对于自由流电泳来说,首先样品的回收率几乎达100%,其次适应性很好的温和的水相环境使得酶或者细胞在纯化过程中保留了其生物活性,再次整个电泳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自由流电泳可以用于制备,其通量甚至要高于制备型色谱技术。电泳分离技术具有效力高、操作简单、分辨率好、分离环境温和、回收率高等优点,该技术被认为最有前途的分离技术之一。自由流电泳技术发展至今,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分离模式:自由流区带电泳,自由流等速电泳,自由流等电聚焦电泳。
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专利授权号为ZL200710042306.3,名称为一种基于聚丙烯酰胺凝胶膜的自由流电泳分离室的专利技术,开发了大型、中型、小型的重力自平衡自由流电泳仪。利用该三种型号自由流电泳仪,分别纯化了Pseudomonas sp.M18菌株发酵液的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PCA)、分离了Escherichia coli和Staphylococcus aureus细胞及三种蛋白、微制备了猪胰液中胰蛋白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传统的分离室能够很好的应用于自由流电泳装置。自由流电泳分离室是自由流电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上盖板、中间有长方形孔的导电薄膜、下盖板叠加而形成的。所以,分离腔呈薄长方体型,同时在分离腔的两端分别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分离腔中进行样品分离时,缓冲液必须充满整个分离腔确保分离腔内无任何气体,然后在蠕动泵的驱动下缓冲液与样品缓慢流过分离腔。同时,由于在分离腔两侧加有电场,从而将带电样品分离开来。而以往的自由流分离室,在使用之前必须通过调整分离腔摆放角度的方法,前后、左右反复调整才能将分离腔内的空气排净,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本发明不但实用简单,而且易于操作,很容易就能把分离腔内的空气排净。
本发明的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缓冲液储液瓶、缓冲液泵、手动充气筒、软管夹、橡皮软管、气液缓冲分离装置、自平衡回收装置、分离腔外壳和分离腔,缓冲液泵的入口通过连接管与缓冲液储液瓶相连接,气液缓冲分离装置的上端面带有气液缓冲分离装置空气入口和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入口,气液缓冲分离装置的下端面带有多个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分离腔外壳由分离腔上盖板、离子膜和分离腔下盖板的外壁面构成,分离腔由分离腔上盖板、离子膜和分离腔下盖板的内壁面构成,在分离腔的两端分别有缓冲液入口和缓冲液出口;缓冲液泵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入口相连接,手动充气筒的出口通过橡皮软管与气液缓冲分离装置空气入口相连接,软管夹夹在橡皮软管上;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缓冲液入口相连接,缓冲液出口通过连接管与自平衡回收装置的入口相联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中,还包括废液回收瓶和回收三通阀,在缓冲液出口与自平衡回收装置之间的每个连接管上均安装一个回收三通阀,回收三通阀的三个端口通过连接管分别与缓冲液出口、自平衡回收装置、废液回收瓶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中,还包括蠕动泵和排气三通阀,在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与缓冲液入口之间的每个连接管上均安装一个排气三通阀,排气三通阀三个端口通过连接管分别与气液缓冲分离装置液体出口、缓冲液入口、蠕动泵的一端相连接,蠕动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缓冲液储液瓶相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实施自由流电泳分离腔排气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进行排气之前,使软管夹处于打开状态,让气液缓冲分离装置与大气连通,开启缓冲液泵将缓冲液储液瓶中的缓冲液泵入气液缓冲分离装置中;步骤二,当气液缓冲分离装置中的缓冲液体积为分离腔体积的十倍以上时,关闭缓冲液水泵,旋转回收三通阀将分离腔与废液回收瓶连通;步骤三,迅速挤压手动充气筒,让空气快速进入气液缓冲分离装置的非液体部分,在压力的作用下,缓冲液快速进入分离腔,将分离腔内的空气从缓冲液出口排除,并使多余的缓冲液流入废液回收瓶中;步骤四,排气完成后,利用软管夹将橡皮软管夹紧,使气液缓冲分离装置与大气隔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枣气泡酒的酿造工艺
- 下一篇:磺化笼型介孔碳催化的1,1-二乙酸酯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