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动力纯生态污泥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0581.6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刚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香山红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2;C05F17/02;B01D53/8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生态 污泥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动力纯生态污泥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污水后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目前这些污泥大多被转运处理,带来很多弊端,如运输费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处理成本较高等;即使少部分被回收,但由于回收设备简单,污泥中大量的细菌又为回收埋下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纯生态污泥回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纯生态污泥回收装置,其用于将污水处理池中的沉淀的污泥过滤回收,它包括用于盛放污泥的回收缸体、连接在污水处理池底部与内缸体之间进泥管、与进泥管相连接且用于将污泥送入内缸体的污泥泵、兜设在内缸体底部及周圈的外缸体,所述的污泥泵置于污水处理池中,所述的内缸体的底面以及侧壁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的外缸体与内缸体之间形成容纳内缸体内的污泥中污水的间隙,所述的外缸体底部设置有将污水导入污水处理池的污水回收管。
为了能使污泥更好的分散在内缸体的底部,位于所述的进泥管正下方的内缸体的底面上设置有挡泥板。
优化的,所述的挡泥板与进泥管的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进泥管的连杆。
优化的,所述的内缸体与外缸体之间还设置有兜设在内缸体的底部及周圈的过滤层,所述的过滤层包括底面也开设有漏水孔的中部缸体、填充在中部缸体及内缸体之间的生物过滤物,所述的外缸体底部设置有环形支撑台,所述的中部缸体架设在环形支撑台上,所述的内缸体的底面与所述的中部缸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内缸体的支撑柱。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安装在中部缸体上的高度感应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度感应器为浮标式高度感应器。
优化的,它还包括设置在外缸体外侧壁上的用于过滤外缸体与内缸体之间的气体的生物过滤器。
优化的,所述的外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外缸体外突起的环形加强筋。
优化的,所述的外缸体上设置有密封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污泥泵将污水处理池中沉淀的污泥送入内缸体后,污泥中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被挤出,然后通过内缸体的过滤后流进污水处理池,脱水后的污泥再通过天然的发酵过程,内缸体的污泥体积大为减小。经过热堆肥后,利用热堆肥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杀死其中的细菌,且污泥来自生活污水,不含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堆肥物可放心地用于农户的绿化或田间施肥,达到物质循环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缸体;2、进泥管;3、外缸体;4、过滤层;5、生物过滤器;6、密封盖;11、漏水孔;12、挡泥板;13、连杆;31、污水回收管;41、中部缸体;42、生物过滤物;43、高度感应器;411、支撑台;41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无动力纯生态污泥回收装置用于将污水处理池中的沉淀的污泥过滤回收,它包括用于盛放污泥的回收缸体1、连接在污水处理池底部与内缸体1之间进泥管2、与进泥管2相连接且用于将污泥送入内缸体1的污泥泵(污水处理池与污泥泵在图中未显示)、兜设在内缸体1底部及周圈的外缸体3、设置在所述的进泥管2正下方且位于回收缸体1的底面上的挡泥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挡泥板12与进泥管2的之间且用于固定进泥管2的连杆13、设置在所述的内缸体1与外缸体3之间且兜设在内缸体1的底部及周圈的过滤层4、设置在外缸体3外侧壁上的用于过滤外缸体3与内缸体1之间的气体的生物过滤器5、设置在所述的外缸体3底部且用于将污水导入污水处理池的污水回收管31、铰链在外缸体3上的密封盖6。污泥泵置于污水处理池中,过滤层4包括底面中心开设有下水孔的中部缸体41、填充在中部缸体41及内缸体1之间的生物过滤物42、设置在外缸体3底部上的环形支撑台411、多个设置在内缸体1的底面与中部缸体41的底面之间且用于支撑内缸体1的支撑柱412,中部缸体41架设在环形支撑台4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香山红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香山红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