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亮度和改善显示效果的PMOLED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0710.1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季;计万里;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洁晶 |
地址: | 2003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亮度 改善 显示 效果 pmoled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Pass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PMOLED)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亮度和改善显示效果的PMO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目前PMOLED驱动芯片(driver IC)一般有两种封装形式:COG(Chip On Glass)、COF(Chip On Flex或者Chip On Film)。COF封装上的走线是铜,电阻可以忽略,所以显示效果好,但是成本很高。而COG封装由于成本低廉,被广泛采用,但是它在面板(panel)上公共端(com)、扫描端(seg)走线主流做法还是采用铟锡氧化物(ITO),而且公共端在每个像素单元(pixel cell)间的连线现在也多采用钼铝钼的材质,ITO和钼铝钼的电阻率都偏大。传统方案驱动芯片的公共端采用两边出管脚(pin)的方式,在面板上ITO走线比较长并且有拐角,而且传统方案驱动芯片的公共端间距(com pitch)比较小,公共端的ITO走线也比较窄。再加上传统方案驱动芯片的公共端缓冲单元(combuf)一般在20欧姆以上(也偏大),由于公共端上的电流远比扫描端上大,这样用于显示的高压电源(vpp)在整个显示环路上由于公共端上的大电流造成的压降就比较大,到最终面板的显示单元上的电压就会比较低,造成采用COG封装的PMOLED显示屏亮度一般不超过100nits(cd/m2,即烛光亮度/平米)。此种传统方案要想获得比较好的亮度需求,需要采用COF封装,这样需要增加很多成本。
另外,传统方案的PMOLED驱动芯片的公共端两边出管脚,如果采用公共端奇偶选中方式,相邻选中的公共端分别来源于驱动左右两边,显示上还会存在斑马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PMOLED显示屏,能够增强显示亮度和改善显示效果,避免出现斑马纹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亮度和改善显示效果的PMOLED显示屏,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具有排成阵列的多个像素单元;
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具有多个公共端和多个扫描端;
其中,所述驱动芯片从其中间引出所述公共端的管脚,通过第一片外走线与所述面板上靠近所述驱动芯片一侧的对应的所述公共端相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从其两边引出所述扫描端的管脚,通过第二片外走线分别与所述面板左右两侧对应的所述扫描端相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内部包括多个公共端缓冲单元,其一侧与所述公共端相连接,另一侧通过片内接地走线与所述公共端的地相连接,由所述公共端缓冲单元和所述片内接地走线构成的公共端内阻的阻值为15欧姆以内。
可选地,所述驱动芯片是采用玻璃上芯片(COG)封装形式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片外走线和/或第二片外走线为铟锡氧化物(ITO)走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片外走线的宽度范围为50~80μm。
可选地,所述片内接地走线的宽度为120μm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改进PMOLED驱动芯片的公共端引出管脚方式和增大公共端间距的方式,使得公共端在面板上ITO走线缩短且变宽,再加上一些措施来减小驱动芯片的公共端内阻,最终可以解决驱动芯片采用低廉COG封装的前提下,如钼铝钼PMOLED显示屏显示亮度不够和斑马纹的问题。
本发明在一些户外应用的PMOLED显示领域(比如无线路由器、车载音响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情景。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个PMOLED显示屏的公共端与扫描端显示回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个PMOLED显示屏的驱动芯片从两边引出公共端的管脚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PMOLED显示屏的驱动芯片从中间引出公共端的管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0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