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340.3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祥炎;黄先功;许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2C33/04;C21D6/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铸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铸造技术,具体是一种铸钢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铸钢是在凝固过程中不经历共晶转变的用于生产铸件的铁基合金的总称。铸钢分为铸造碳钢、铸造低合金钢和铸造特种钢3类。对于强度、塑性和韧性要求更高的机器零件,需要采用铸钢件,现有铸钢存在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较低、抗冲击性等机械力学性能指标较低,已不能满足产品对材料力学性能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机械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磨铸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钢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碳0.30-0.36、锰0.5-0.70、硅0.30-0.40、磷≤0.040、硫≤0.040、铬4.3-4.5、镍0.1-0.2、铜0.8-0.95、Nb1.0-1.2、V0.05-0.07、Zr0.06-0.09、Li0.2-0.4、Ba0.06-0.08、Tm0.12-0.16,基质为铁。
所述的耐磨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配料放入于工业电弧炉中进行熔炼,检测合金成分含量并添加相应成分至达标,加入精炼剂精炼,搅拌10-15分钟,扒渣,并浇注成铸件,浇注温度为1550-1610℃ ;然后进行铸件的后续热处理:先由室温以130-150℃/小时速率升温至735-765℃,保温5-6小时;再以90-120℃/小时速率升温至915-955℃,保温4-5小时;再以70-90℃/小时速率降温至615-645℃,保温2-3小时;再以120-140℃/小时速率降温至480-540℃,保温2-3小时;再以70-90℃/小时速率升温至720-740℃,保温1-2小时;再以90-120℃/小时速率降温至520-540℃,保温2-3小时,取出至150-180℃溶剂油中,冷却即得;所述的精炼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混合压块而成:碳酸钡3-3.2、四硼酸钠2.3-2.6、海泡石粉5-6、氟化铝钠1.3-1.5、明矾3-4、SnO21.1-1.3、Bi2O34.1-4.3、二硼化钒1.6-1.8、碳化铌2.3-2.5。
本发明铸钢采用正火、淬火、回火处理,提高了强度和硬度,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磨性好等特点,可以显著提高抗磨部件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耐磨铸钢,所述铸钢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碳0.30-0.36、锰0.5-0.70、硅0.30-0.40、磷≤0.040、硫≤0.040、铬4.3-4.5、镍0.1-0.2、铜0.8-0.95、Nb1.0-1.2、V0.05-0.07、Zr0.06-0.09、Li0.2-0.4、Ba0.06-0.08、Tm0.12-0.16,基质为铁。
制备方法,将各配料放入于工业电弧炉中进行熔炼,检测合金成分含量并添加相应成分至达标,加入精炼剂精炼,搅拌10-15分钟,扒渣,并浇注成铸件,浇注温度为1550-1610℃ ;然后进行铸件的后续热处理:先由室温以130-150℃/小时速率升温至735-765℃,保温5-6小时;再以90-120℃/小时速率升温至915-955℃,保温4-5小时;再以70-90℃/小时速率降温至615-645℃,保温2-3小时;再以120-140℃/小时速率降温至480-540℃,保温2-3小时;再以70-90℃/小时速率升温至720-740℃,保温1-2小时;再以90-120℃/小时速率降温至520-540℃,保温2-3小时,取出至150-180℃溶剂油中,冷却即得;
所述的精炼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原料混合压块而成:碳酸钡3、四硼酸钠2.3、海泡石粉6、氟化铝钠1.3、明矾3、SnO21.1、Bi2O34.1、二硼化钒1.6、碳化铌2.3。
本发明超高强度铸钢的机械性能为:拉伸强度1230MPa,屈服强度893MPa,延伸率14%,断面收缩率25%,冲击吸收功66J,冲击韧性76J/cm2,硬度299H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期演进架构下数字集群系统组呼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灭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