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562.5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尹健;景富军;龚运环;王新科;何佳林;张天佑;王体泮;范华献;刘玲;陈昌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D43/00 | 分类号: | B23D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驻退杆变 截面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拉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
背景技术
驻退杆是火炮制退机中的关键零件,且其内孔孔径小、加工要求高。传统加工使用的刀具为“剪刀式”结构,由剪刀两柄的旋转控制剪刀尖处的径向位移,所以进刀量是非线性的,且进刀量越大误差也越大,需要采用补偿系数进行修正;其次,修正量需要通过实测获得,加工中调整很不方便;再者,“剪刀式”结构上下刀夹硬度高抗疲劳性较差,容易断裂损坏,装配与拆卸时还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刀夹断裂飞出伤人,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困难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
本发明的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包括:
用于对整个拉刀提供支撑的本体;
所述本体上连接有用于传递拉床的拉力及扭矩的拉杆、用于拉刀的导向支承的导向条、用于固定导向条并可与导向条一同修配外径的铜螺钉;
所述本体还滑动连接有芯子、刀座;
所述芯子上连接有用于传递拉刀径向进给动力的推杆、用于传递推杆预紧力的螺杆;
所述芯子还通过斜槽与销滑动连接,用于在拉削过程中将轴向进给转换为径向进给,锥度可以为1:10或1:5;
所述刀座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刀座径向运动的销、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切削的刀片、用于固定刀片的固定螺钉;
所述螺杆上连接有用于提供推杆预紧力的螺旋弹簧、用于承受预紧力反作用力的垫片和专用螺母;其中:所述螺旋弹簧,可根据载荷由其他形式的弹簧等替代;
本发明的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采用“斜槽式”结构,较好的适应了驻退杆变截面槽拉削的需求。经试验以及应用验证,本发明的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具有进刀量线性度好,抗疲劳且刚性高,使用寿命长和易于拆卸及装配、加工使用更加安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杆 2.拉杆 3.本体 4.导向条 5.铜螺钉 6.芯子 7.销 8.刀座 9.刀片 10.固定螺钉 11.螺旋弹簧 12.螺杆 13.垫片 14.专用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包括:
用于对整个拉刀提供支撑的本体3;
所述本体3上连接有用于传递拉床的拉力及扭矩的拉杆2、用于拉刀的导向支承的导向条4、用于固定导向条4并可与导向条4一同修配外径的铜螺钉5;
所述本体3还滑动连接有芯子6、刀座8;
所述芯子6上连接有用于传递拉刀径向进给动力的推杆1、用于传递推杆1预紧力的螺杆12;
所述芯子6还通过斜槽与销7滑动连接,用于在拉削过程中将轴向进给转换为径向进给,锥度可以为1:10或1:5;
所述刀座8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刀座8径向运动的销7、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切削的刀片9、用于固定刀片9的固定螺钉10;
所述螺杆12上连接有用于提供推杆1预紧力的螺旋弹簧11、用于承受预紧力反作用力的垫片13和专用螺母14;其中:所述螺旋弹簧11,可根据载荷由其他形式的弹簧等替代;
本发明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体3与拉杆2连接,由拉杆2传递拉床提供的拉力和扭矩;芯子6与推杆1连接,传递拉床提供的径向进给动力;
在拉削过程中,导向条4提供拉刀的导向支承,芯子6通过斜槽推动销7运动,从而带动刀座8径向运动,最终通过刀片9完成切削;垫片13、专用螺母14与本体3压紧螺旋弹簧11,从而通过螺杆12对推杆1预紧。
本发明中的螺旋弹簧可根据载荷采用其他形式的弹簧替代,如蝶簧、板簧等。
本发明用于驻退杆变截面槽加工的拉刀具有以下特点:
较好的适应了内孔孔径小、加工要求高的驻退杆加工需要,且具有进刀量线性度好,抗疲劳且刚性高,使用寿命长和拆卸、装配更加安全等特点。
按照本发明所公布的实施例能够实现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方式,如通过采用其他功能类似的拉刀替代本发明的拉刀以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未经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5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涂涂锡铜带
- 下一篇:一种防砂筛管自动铣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