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691.4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均均;朱圆圆;蒋发现;勇强;徐勇;李鑫;余世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10 | 分类号: | C12P7/10;C12P19/14;C12P19/02;C12P19/12;C12P19/00;C12P19/04;C07C47/58;C07C45/78;C12R1/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综合利用 方法 | ||
1.一种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粉碎油茶壳,再碱性预处理并固液分离得黑液和固体渣;固体渣经纤维素酶酶解制得单糖进行乙醇发酵,制备乙醇;调节黑液pH,固液分离得残渣和香草醛溶液;残渣经木聚糖酶酶解制得低聚木糖溶液和剩余物,剩余物经氧化制备香草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油茶壳粉碎至0.2~0.4mm,控温110~120℃,液固比为10.0~15.0,碱液处理90~150min;固液分离得黑液和固体渣;
(2)将固体渣按10~15%的底物浓度进行纤维素酶水解,采用树干毕赤酵母对酶解液进行乙醇发酵;纤维素酶用量:25~30FPIU/g纤维素,β-葡萄糖苷酶用量:8~10IU/g纤维素,酶水解条件:150~180r/min,50℃,90~100h;发酵条件:150~180r/min,30℃;
(3)调节黑液pH1~7,固液分离,得残渣和上清溶液,从上清溶液中获得香草醛;
(4)采用木聚糖酶对残渣进行酶水解,固液分离,得低聚木糖溶液和剩余物;酶用量:10~15IU/g木聚糖,酶水解条件:pH4.8,50℃,24~30h;
(5)将剩余物加入1.9~2.2mol/L氢氧化钠溶液,以CuO为催化剂,在170℃油浴中反应2~3h,制得香草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碱液是质量体积浓度为10~14%的NaOH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固液分离为采用G1过滤器抽滤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渣并用蒸馏水多次洗涤至中性,合并滤液和洗液得黑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碱液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20℃,时间150min,氢氧化钠浓度12%,液固比10.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酶解液先经过浓缩,再进行乙醇发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用的黑液的pH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木聚糖酶为来源于江苏康维生物有限公司的含少量β-木糖苷酶的木聚糖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6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避险设施用隔爆型电源箱
- 下一篇: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