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的乘用车跨城市行驶排放超标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805.5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仁;刘雄;王舜夫;肖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夫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乘用车跨 城市 行驶 排放 超标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乘用车跨城市行驶排放超标监测装置,包括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数据库(101),汽车尾气适时监控终端(102),道路监控RFID读写器(103),车辆识别电子标签(104),车载诊断系统(105),其特征在于: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数据库(101)内存储了各种车辆对应的排放性能指标数据,通过自动查表方式,可在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数据库(101)中得到车辆对应的尾气排放性能指标数据;本发明通过直接获取车辆型号和车辆实时的尾气排放量,实时判断该车辆是否达到所在地区的尾气限值标准,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交通智能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网络覆盖下的车辆状态检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乘用车跨城市行驶排放超标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排放物的污染也越来越受世人的关注,世界各国制定的排放法规也越来越严格。由于环保机构要求用更精确的方法探测造成排放上升的发动机性能问题,OBD(On-Board Diagnostic:车载诊断)系统应运而生。最新推出的第二代车载诊断系统是监测汽车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第二代车载诊断系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该系统的设计是为了探测汽车尾气排放物HC、CO、NOx和燃油蒸发污染值是否超过排放限值。OBD系统不会代替定期的排放测试,但是会起随车排放监测器的作用。作为欧盟汽车排放法规的响应者,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实施EOBD(European On-Board Diagnostic:欧洲车载诊断系统)。
EOBD系统的使用,为车辆在线监测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对于车辆尾气的监测往往采用年检的方式进行,而对日常在运行车辆却疏于监管,因此,机动车尾气一直不得到有效的控制。
此外,由于我国各个城市的排放法规实施存在差异,例如,北京,上海地区实施较为严格国五排放标准,而且不满足国五排放法规的车辆不能在北京五环内行驶,而其他地区依旧实施国四排放标准,各个三线城市对汽车排放的检测也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因此未满足国五排放法规的车辆进入北京或上海地区时,不能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导致这些区域的机动车尾气控制指标难以实现。
目前建立了很多的智能交通监管系统,但也都是采用一些纯信息交互式的手段,对车辆的控制,还主要是通过对驾驶员的监管,由驾驶员来自觉配合监管。同时一些车辆尾气排放监测仪,只能读取某个车辆的行驶到某些位置的汽车排放情况,一旦超出监测系统的有效监控范围,车辆排放情况也就无法使用。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车辆尾气实时监测方法,从而使得跨城市行驶的车辆,在进入某一城市时,能够实时的判断其车辆排放是否超标,进而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和弥补目前对车辆尾气超标监管的技术缺陷,实现由道路交通管理系统通过车载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乘用车跨城市行驶排放超标监测装置,包括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数据库,汽车尾气适时监控终端,道路监控RFID读写器,车辆识别电子标签,车载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数据库内存储了各种车辆对应的排放性能指标数据,通过自动查表方式,可在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数据库中得到车辆对应的尾气排放性能指标数据;
道路监控RFID读写器设置在进出各城市的主干道的道路两侧,其接收行驶车辆上的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信息和车载诊断系统实时监测的车辆排放信息,并向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发射城市当地尾气排放限制信息;
道路监控RFID读写器将采集到的车辆型号和实时信息通过道路监控RFID读写器发送至汽车尾气适时监控终端;
汽车尾气适时监控终端包括信号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设备驱动模块,它们适时完成与道路监控RFID读写器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加工,并将获取的信息远程传输给车辆尾气排放标准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夫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夫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尘罩的减震器壳体
- 下一篇:减震器内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