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传输模式反馈参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831.8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3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传输 模式 反馈 参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传输模式反馈参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TD-LTE系统中,ACK/NACK的传输模式分为ACK/NACK绑定(bundling)和ACK/NACK复用(multiplexing)。对于TD-LTE系统中的ACK/NACK绑定模式,UE需要传输每个码字的下行子帧中接收到的PDSCH,以及指示下行半静态调度释放的PDCCH的ACK/NACK反馈做与运算。UE需要检测是否丢失下行分配,且当UE上行采用PUSCH传输时,需要知道Nbundling参数的值,以确定UE反馈的ACK/NACK信息。如果Nbundling盲检出错,基站可能会判断UE处于DTX状态,这样会影响PUSCH的解调性能,同时也会干扰基站对PDCCH信道质量的判断。
相关协议规定,TD-LTE系统中如果ACK/NACK模式为bundling,则在表1中选择一个绑定扰码序列,对编码后的ACK/NACK序列进行加扰,生成加扰比特序列i=(Nbundled-1)mod4。
表1
基站在接收到PUSCH信道时,并不知道UE接收到DCI的情况,因此需要确定UE使用的Nbundling,才能对接收到的ACK/NACK进行解扰。通过确定的Nbundling,基站可以判断UE是否丢失DCI,以及丢失DCI数目,从而可以准确解码ACK/NACK信息,判断UE是否处于DTX状态,以及PDCCH的信道状况,因此,如何确定Nbundling对保障TD-LTE的系统性能非常重要。
基站在接收到PUSCH信道之后,通过信道估计、均衡和解调过程,可以得到PUSCH信道上承载的数据和上行控制信(UCI)的软比特,再利用信道解交织可以得到ACK/NACK的软比特序列。由于基站并不知道UE使用的Nbundling,因此只能通过轮询盲检的方式确定基站使用的Nbundling。
基站得到Nbundling的盲检过程主要通过ACK/NACK信息检测、ACK/NACK序列重构和相关判决三个步骤,对可能的Nbundling进行轮询,确定Nbundling,这种方法复杂度较高,处理时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确定传输模式反馈参数的方法,确定反馈参数的过程简单且时延较短。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确定传输模式反馈参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依据HARQ-ACK信息比特数OACK和绑定扰码序列构造状态序列;
根据PUSCH信道的调制阶数Qm处理接收到的ACK/NACK软比特序列得到ACK/NACK编码信息序列;
将状态序列与ACK/NACK编码信息序列进行相关检测得到相关值;
依据最大相关值对应状态序列的生成扰码的索引值计算得到ACK/NACK绑定传输模式中反馈参数Nbundling。
所述依据HARQ-ACK信息比特数OACK和绑定扰码序列构造状态序列包括:
OACK=1时,由绑定扰码序列根据对应关系构造状态序列;
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当绑定加扰序列中的加扰序列值为1时,状态序列中的状态序列值为-1;当所述加扰序列值为0时,所述状态序列值为1。
所述依据HARQ-ACK信息比特数OACK和绑定扰码序列构造状态序列包括:
OACK=2时,将绑定扰码序列的每一位扩展为三位后根据对应关系得到状态序列;
所述对应关系包括:当扩展后的绑定扰码序列中的加扰序列值为1时,状态序列中的状态序列值为-1;当所述加扰序列值为0时,所述状态序列值为1。
所述由Qm处理接收到的ACK/NACK软比特得到ACK/NACK编码信息序列包括:根据Qm在接收到的ACK/NACK软比特中删除位置填充比特,得到ACK/NACK编码信息序列。
所述状态序列与ACK/NACK编码信息序列进行相关检测得到相关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