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人造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2274.1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侯伦灯;郑小辉;苏团;郭福思;黄德贵;陈静;涂爱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N3/08 | 分类号: | B27N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多酚 改性 酚醛树脂 人造板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人造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产量居世界首位。茶叶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每年制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茶末、茶梗等,大部分被当作废弃物丢掉。毛茶再加工过程中,茶梗通常作为夹杂物被排拣出来,每年挑出的茶梗约占茶叶毛重的20%。仅福建安溪县一带每年的茶梗、茶末就达5万t。
所谓的“茶梗”,则特指从成品茶中拣下的叶梗。茶叶一般不带梗,如果带梗,便是劣质茶的特征。带梗的茶叶品质就要受影响,价格一般较低。精制茶是不允许带有茶梗。初制茶在收购或验收时,都要把茶梗作为茶叶夹杂物直接挑出。如果能合理开发利用茶梗,实现茶梗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就能促进茶业产业更快地发展。
人造板生产时,室内用人造板多用的是脲醛树脂胶,室外用人造板多用的是酚醛树脂胶。用这些树脂胶结而成的人造板的不足之处是:(1)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释放游离酚与甲醛,危害人体健康;(2)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利用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制造的人造板,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能、耐候性、防潮性、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装饰效果等优点,同时有效降低人造板生产成本以及游离酚与甲醛释放量,是一种环保人造板材料,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人造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单元:木段旋切单板、磨浆纤维、刨削碎料、碾压或剖分的竹丝与竹片;
(2)胶粘剂调制:在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中加入碱性或强碱弱酸盐固化剂(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和间苯二酚,调节pH值至9.5-11.5,调制均匀并稀释;
(3)干燥:原料单元在60~180℃干燥装置或设备中烘至含水率6~12%;
(4)施胶:将胶粘剂在木段旋切单板上涂刷均匀,胶粘剂的浓度为40-65%、施胶量为220-320g/m2;磨浆纤维、刨削碎料采用喷胶法,胶粘剂的浓度为40-50%,喷胶量为8-14%;碾压或剖分的竹丝与竹片采用浸胶工艺,胶粘剂的浓度为10-30%,浸胶量为7-15%;
(5)陈放:陈放时间15-30min;
(6)组坯:组坯时芯层和表层按工艺要求结构进行排列、铺装;
(7)预压:单位压力1.0-2.0 MPa、时间10-30min;
(8)热压:单位压力1.2-5.0MPa、温度135-165℃、时间0.5-1.5min/mm;
(9)冷却;
(10)齐边:将板材边部的疏松部分去除,使板材尺寸达到规定的要求;
(11)砂光:提高板材表面质量;
(12)检验:参照国家标准GB/T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T9846.3-2004《胶合板——普通胶合板通用技术条件》、GB/T 1928-2009《木材物理力学试验方法总则》、GB/T 21128-2007《结构用竹木复合板》,以及相关行业标准LY/T 1574-2000《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JG/T 156-2004《竹胶合板模板》,检测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人造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胶粘剂的有害物质限量符合标准GB 18583-2001的要求;
(13)包装入库。
步骤(2)中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茶多酚的提取和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
茶多酚的提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粉碎筛选:通过粉碎机将茶梗粉碎,茶粉颗粒选取20-120目;
(2)一次提取:将茶粉与乙醇溶液(质量分数30-90%)混合,置于50-80℃的反应釜中提取20-40min;
(3)静置冷却至常温;
(4)过滤:使用过滤装置过滤;
(5)二次提取:将步骤(4)过滤得到的茶渣重复步骤(2)的方法再提取一次;
(6)过滤:同步骤(4),得茶多酚提取液;
(7)浓缩:将茶多酚提取液通过真空浓缩技术为质量分数20-30%的茶多酚溶液,备用;
茶多酚改性酚醛树脂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一次加料:控制水温在48-52℃,将苯酚溶液和茶多酚溶液加入反应釜后开动搅拌器,依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30%)和甲醛溶液(占甲醛总量的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2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