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山区侵蚀沟治理的石笼谷坊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2769.4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苏芳莉;赵普;郭成久;李欣峰;卢佳;乔琳;李海福;贾玉华;李春云;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山区 侵蚀 治理 石笼 谷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土保持流域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用于山区侵蚀沟治理的石笼谷坊。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及其引起的土地退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沟蚀是水土流失中严重的侵蚀形式,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进而造成粮食产量下降,威胁人们生产安全。近年来,针对侵蚀沟治理的措施得到发展与应用,主要为工程措施,现有的工程措施大多为土谷坊、干砌石谷坊、浆砌石谷坊、混凝土谷坊。但土谷坊抗冲蚀能力差、易损坏,干砌石谷坊结构不稳定,浆砌石谷坊透水性差,混凝土谷坊造价昂贵,尤其在雨季,透水性能低,拦沙淤泥量少;在暴雨情况下沟道侵蚀严重,易产生沟头前进、沟床下切和沟岸扩张的现象。
故开发出一种结构稳定、透水性高、投资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侵蚀沟治理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山区侵蚀沟治理,弥补目前山区侵蚀沟治理的诸多不足,结构稳定、透水性高、寿命长,可有效拦蓄泥沙,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和沟岸扩张的现象发生。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山区侵蚀沟治理的石笼谷坊,包括水泥桩,其特征是:用镀锌铁丝交错编织的铁丝网做成筒状笼,在筒状笼内装入块石成为石笼,两端用铁丝网封住;沟底基础为沟底中线向下开挖深度为30-35cm,纵向尺寸为1.5-1.8m,横向尺寸为两端各伸入沟岸土体0.5m,在基础内横向铺设相叠的多层石笼,在其上部纵向铺设一层石笼,各石笼之间用铁丝连接;在横向铺设的多层石笼两侧各布设一排嵌入沟底的水泥桩;沿侵蚀沟道设置多座石笼谷坊,两座石笼谷坊之间的间隔距离确定原则是:上一座石笼谷坊的底部与下一座谷坊的顶部在同一高度,沟道比降不同,谷坊间距不同。
上述的石笼网径不大于150mm,笼径为500mm,笼长以能横向放入基础内为准。
上述的水泥桩长1.5m、边长0.2m,间距0.5m,水泥桩嵌入基础的土体下0.5m。
本发明的优点:能够实现侵蚀沟道的治理,将石笼嵌入沟岸、“品”字形排列、铁丝网之间用铁丝连接、石笼两侧设置水泥桩,增加了石笼谷坊的稳定性;就地取材选用块石、碎石或卵石作为填充物,投资小,透水性高,与传统的土谷坊、干砌石谷坊、浆砌石谷坊和混凝土谷坊相比,使用范围广泛;在治理侵蚀沟道水土流失的同时,淤积成阶地,增加耕地面积,为农林业生产创造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单座石笼谷坊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石笼谷坊的铁丝网示意图。
图4是布设水泥桩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山区侵蚀沟治理的石笼谷坊群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5,首先作基础,清除侵蚀沟道中的杂物,并于沟底中线(最低点)向下开挖基础4,深度为30-35cm,纵向尺寸为1.5-1.8m,横向尺寸为两端各伸入沟岸土体0.5m,以使石笼2-2与基础4接触良好。然后用机械将铁丝3编制成石笼,铁丝3选用8#镀锌铁丝,交错编织成网,卷成筒状,每个石笼两端有用铁丝网做成的封盖。石笼网径不大于150mm,笼径为500mm(石笼网径:用于做石笼的铁丝网为镀锌铁丝编织成菱形网格,该菱形网格的对角线长即为网径; 笼径:即铁丝网围成的筒状石笼的直径),笼长以能横向放入基础内为准。石笼2-1、2-2内装入填充物,并用封盖封死,成为石笼谷坊的骨架和主体,填充物就地取材,选用块石、碎石、卵石等材料,填充物之间有孔隙,有利于水流通过,透水性提高,同时作为岩石,有很好的抗冲性和耐久性。在基础4上横向铺设多层石笼2-2,从下向上呈“品”字形摆设;在横向铺设的石笼上部纵向铺设一层石笼2-1,各石笼之间用铁丝3捆绑连接,在横向铺设的石笼两侧各布设一排水泥桩5,水泥桩5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水泥桩长1.5m、边长0.2m,间距0.5m,水泥桩5嵌入基础的土体下0.5m,增加石笼谷坊的稳定性。
见图6、7,沿侵蚀沟道中设置多座石笼谷坊,两座石笼谷坊之间的间隔距离确定原则是:上一座石笼谷坊的底部与下一座谷坊的顶部在同一高度,沟道比降不同,谷坊间距不同。
实例:
(1)实验条件:利用本溪市明山区张家堡子山洪沟的一支沟作为本次实验对象,该沟北靠平顶山,南于吴家岭相连,西于合金沟毗邻,沟长2.283km,集水面积2.07km2,地理坐标东经123°47′48″,北纬41°15′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2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腐蚀的镁合金轮毂
- 下一篇:环保型PET-PVB光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