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辅助斜尖柔性针穿刺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2906.4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8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达;赵新刚;霍本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辅助 柔性 穿刺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胸腹腔软组织穿刺手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机器人辅助医生完成斜尖柔性针软组织穿刺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穿刺术是微创外科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中较典型的技术,在影像和其它传感信息引导下,针经皮穿腔进入软组织靶点,完成药物放置、活检、局部麻醉、近距离放射和消融治疗等操作。传统穿刺治疗中,医生在C形臂、超声等医学图像监控设备监视下手动完成穿刺过程。尽管有先进的医学图像设备为医生提供穿刺位置的视觉反馈,但是受技术限制,医学图像设备只能在穿刺后确定穿刺是否正确,无法在穿刺前为操作提供指导,很大程度上穿刺效果仍然受到医生经验、情绪、体力等主观因素影响。医生手动穿刺具有精度低,受主观因素影响等缺点。
针对手动穿刺的缺点,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机器人辅助穿刺系统。在中国专利CN102113904A的“经皮肾手术机械手穿刺系统”中对此做了介绍。与手动穿刺相比,机器人辅助穿刺具有精度高、可重复性强的优点,并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医生的疲劳程度。该专利面向传统穿刺针,即刚性穿刺针。在穿刺的过程中,刚性穿刺针穿刺轨迹几乎为直线,但是由于组织形变、组织非均匀分布等特点使得穿刺针针尖受力不均匀,导致穿刺轨迹并非完全的直线,针尖与目标靶点位置产生偏差,降低手术效果。另外,穿刺轨迹近乎直线,使得有些由血管、神经等不可穿刺区域遮挡的病灶无法到达,这限制了穿刺术的应用。
针对传统刚性针的缺点,一些研究机构提出了斜尖柔性针的概念。柔性针,即针体由弹性材料较好的镍钛合金制成,针尖为非对称斜面,在穿刺的时候针尖受到组织施加的非均匀力,针尖会沿着受力方向发生偏转,通过控制针尖斜面朝向控制柔性针偏转方向,从而控制柔性针穿刺轨迹,进而达到控制针尖精度和绕过不可穿刺区域的目的。
软组织里的血管和神经,柔性针的弯曲,使得针尖路径规划面对障碍、运动学、动力学等各类约束。避障和最小创伤是针尖路径规划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兼顾针弯曲曲率约束。现有的穿刺规划算法对空间障碍进行确定性描述,导致简单物体在位形空间上的表示复杂和非常不规则,计算复杂度也呈指数增长,不能很好地解决非完整性约束条件下的实时规划问题。
目前的微创外科非常缺少力传感器,无法感知操作器械在组织上的力信息,临床应用受到局限。
中国专利CN102018575A的“机器人辅助柔性针穿刺软组织实时操控系统及方法”中提出了一种柔性针的控制方法及设备,但是该专利中柔性针模型局限于二维穿刺,针尖受力及针尖位置使用模型预测获得,无法应用于实时控制,没有监控设备导致该专利只能应用于离体穿刺实验,而无法应用于临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斜尖柔性针高精度实时穿刺系统及方法。该方法使用三维电磁定位传感器获取针尖位置信息作为控制系统的反馈;使用C形臂监控穿刺过程,结合三维电磁定位传感器对机器人控制进行在线规划;使用光纤力传感器获取针尖与组织的接触力。最终实现针尖的高精度定位及组织生理特性的在线分析,主要应用于软组织内的药物注射、活体检验、局部麻醉和肿块消融等。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辅助斜尖柔性针穿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光纤力传感器通过光纤连接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连接计算机的输入接口;C型臂设置于穿刺现场,与计算机的输入接口连接;三维电磁定位传感器设置于柔性针针尖的凹槽中,与计算机的输入接口连接,计算机的输出接口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穿刺平台。
所述光纤力传感器包括激光器、光频隔离器、分光镜、力-光强转换元件和光强测量模块,激光器通过光纤依次连接光频隔离器和分光镜,分光镜分别连接光强测量模块和力-光强转换元件;
所述光强测量模块由光电二极管、电流电压转换器顺次连接组成;
所述力-光强转换元件包括嵌入柔性针针尖外壁凹槽中的光纤上,相隔断面上的两个反光镜。
所述穿刺平台包括定位机构和穿刺机构,其中定位机构为六自由度机械臂,末端固定连接穿刺机构,穿刺机构包括直线电机、旋转电机和柔性针。
所述控制器包括机械臂控制器、直线电机控制器和旋转电机控制器;
所述机械臂控制器连接六自由度机械臂,用于控制柔性针针尖的定位,
所述直线电机控制器连接直线电机,用于控制柔性针针尖的直线进给;
所述旋转电机控制器连接旋转电机,用于控制柔性针针尖的旋转方向。
一种机器人辅助斜尖柔性针穿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2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