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发动机缸盖罩回油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3180.6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7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安艳霞;张振平;陈美娟;曾德林;蒋一丹;李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发动机 缸盖 罩回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卧式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发动机缸盖罩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卧式发动机缸盖罩直接引用立式发动机缸盖罩,靠发动机安装倾斜角度及缸盖罩本身的拔模斜度来回油,由于倾角及拔模斜度都不大,使得整机回油不畅通、不彻底,缸盖罩侧面积油,容易造成缸盖罩与缸盖接合面漏油、机油液面低机油泵吸空、整机机油循环慢,部分机油杂质多,长期使用造成拉缸等严重后果。本申请人曾经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专利号为201120372071的专利申请,如图1及图2所示,其技术方案为:在缸盖罩01侧面开设有回油窗011,回油窗011上设有带油槽(图中未示出)的盖板03,盖板03上设有螺栓孔032,盖板03通过螺栓04及垫片02安装在回油窗011上,盖板03上设有与油槽连通的回油管接口031,回油管接口031通过油管垫片05与回油管06连接,缸盖罩01内的积油通过油槽、回油管接口031及回油管06回到油底壳。
上述技术方案中,带油槽的盖板通过螺栓与缸盖罩侧面开设的回油窗固定,回油窗与盖板连接处容易漏油,如排气管在下方则易发生火灾;同时,通过单独设计回油窗及盖板,其安装需要专门的螺栓及垫片,增多加工环节、装配环节,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卧式发动机缸盖罩回油结构,使得缸盖罩和回油结构一体设计,省去回油窗及盖板的设计,既保证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回油畅通,防止漏油,同时,使得整机成本降低,减小缸盖罩体积,节约空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发动机缸盖罩回油结构,包括:回油孔,回油孔在卧式发动机缸盖罩回油结构下侧面与缸盖罩一体铸造成型;回油道,回油道为若干,其与回油孔连通,缸盖罩内的机油通过回油道进入回油孔;回油斜面,回油斜面为若干,且其与若干回油道开口边缘接通,缸盖罩内的机油通过回油斜面汇集到回油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回油孔的内侧面为斜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回油孔倾斜低端设有接头,接头与回油管接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缸盖罩和回油结构一体设计,省去回油窗及盖板,既保证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回油畅通,防止漏油,同时,使得整机成本降低,减小缸盖罩体积,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卧式发动机缸盖回油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卧式发动机缸盖回油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卧式发动机缸盖回油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卧式发动机缸盖回油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示意图(示出回油孔、回油道及回油斜面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的卧式发动机缸盖回油结构主要是保证发动机回油畅通,为发动机的运转建立良好的润滑系统而设计。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卧式发动机缸盖回油结构包括回油孔1、回油道2及回油斜面3,回油孔1与缸盖罩下侧面一体铸造成型,在铸造时,回油孔1的内侧面优选为向下倾斜,这样,使回油更顺畅,也可以把回油孔1铸造为锥形孔,这样也可以保证具有倾斜的内侧面。在回油孔1铸造完以后,在缸盖罩内部加工若干回油道2(参见图4或图5),回油道2的主要作用就是起连通回油孔1与缸盖罩的作用。回油斜面3与回油道2的开口边缘接通,缸盖罩内的积油主要是通过回油斜面3的汇集流入回油道2中,最后,所有积油汇集到回油孔1内。
在回油孔1一端设有回油管接头11(参见图3或图4),回油接头11可是另外一个零件,也可直接同缸盖罩铸为一体再加工完成,当然,回油管接头11设在回油孔1的倾斜低端,回油管接头11连接回油管4(参见图3或图4),这样,积油顺利地、彻底地进入回油管4,回油管4与油底壳连通(图中未示出)。
如图6所示,回油道2长圆形沟槽,其与回油孔1同轴向设置,回油斜面3设在回油道2的两边,这样,可以增加回油斜面3的数量,对缸盖罩内的积油汇集效果更明显。
这种缸盖罩和回油结构一体设计,省去回油窗及盖板,既保证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回油畅通,防止漏油,同时,使得整机成本降低,减小缸盖罩体积,节约空间。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