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3193.3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友;叶喜葱;尹少群;陈实华;石春明;何建武;潘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28;C21D6/00;C21D8/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13 模具钢 退火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方法,具体是指一种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H13模具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达到8%左右,大量的合金元素的添加使共析点左移,H13模具钢属于过共析钢,碳及合金元素的严重偏析,特别是铬、钒元素的作用,使得该钢在凝固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亚稳定共晶碳化物。目前很多国内生产的H13模具钢退火态心部组织存在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和成分偏析,二次碳化物聚集在晶界处,并且在局部地方连成链状碳化物,而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在晶界聚集对模块的冲击韧度影响很大。
由于常规球化退火工艺,因加热温度较低(860℃左右),很难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分布和组织不均匀性,尤其是大尺寸的模块。在常规的热处理前增加一次正火处理,可降低钢中未溶解的碳化物数量,细化奥氏体晶粒,减轻碳化物分布的不均匀性,提高强度和韧性。但目前这种正火+球化退火的热处理工艺中,正火加热的温度相对比较低(960~980℃)、保温时间比较短(2h),合金元素的偏析不能充分得到改善,碳化物不能充分的熔解在奥氏体中,导致球化处理时碳化物不能充分的球化,因此组织中存在偏析和球化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碳化物的球化率,降低了合金元素在组织中的偏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480~520℃,该温度在马氏体转变点以上,以防产生马氏体转变,然后放入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30~570℃,保温3~5h,使模块温度均匀;
2)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将炉温升至1000~1040℃,保温8~10h,在高温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可以有利于碳化物熔解到奥氏体中,有利于合金元素的扩散,达到改善偏析的作用,将模块从炉内取出,通过急风速冷,使模块温度冷却到350~450℃,该温度在马氏体转变点以上的,使合金元素均匀的分布在基体上,急速风冷有利于形成细小的碳化物质点和基体组织,打破网状碳化物;
3)再将步骤2)中冷却的H13模块放入到热处理炉中,控制加热速度使H13模块加热到630~680℃,保温3~5h,避免在后续的加热过程中由于心部和表面的温差过大,造成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4)第二阶段的热处理:步骤3)H13模块随热处理炉加热到810~830℃,保温10~15h,使碳化物进一步球化完全,控制热处理炉冷却并使H13模块冷却到630~670℃,保温3~5h,使心部和表面的温度均匀一致,随炉冷却至350~400℃,出炉空冷,完成热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热处理炉的炉温≤300℃。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热处理炉冷却速度为5~30℃/h。
本发明优点如下:
本发明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480~520℃,该温度在马氏体转变点以上,以防产生马氏体转变;将正火温度提高到1000~1040℃,这有利于碳化物熔解到奥氏体中、合金元素的扩散,改善了合金元素的偏析,使液析碳化物得到充分的熔解。正火采用的冷却方式为急速风冷,可以使熔解的碳化物快速析出而不长大,均匀的分布在基体上,析出的碳化物细小,打破网状和链状的碳化物,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偏析得到明显的改善,组织也得到了细化。在随后的球化退火过程中,碳化物在正火后的细小均匀的碳化物上球化,由于正火后的碳化物细小、均匀,球化退火的效率和球化率高,球化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且组织是在正火的组织上进行转变的,退火后的组织将会更加的细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所获得的高倍金相组织图,其组织可以达到北美压铸模金相标准的AS3以上级别。
图中,1.锻造后空冷至480~520℃;2.炉内530~570℃,均温3~5h;3.炉内升温速度≤100℃/h;4.炉内1000~1040℃,保温8~10h;5.取出模块,疾风速冷或喷雾冷却使模块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以上温度350~450℃;6.将模块放入提前升至400℃的热处理炉;
7.控制炉内升温速度≤100℃/h;8.炉内630~680℃,保温3~5h;9.控制炉内升温速度≤100℃/h;10.炉内810~830℃,保温10~15h;
11.控制炉内冷却速度≤30℃/h;12.炉内630~670℃,保温3~5h;13.随炉冷却至350~400℃,出炉空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叠放的金针菇培养瓶
- 下一篇:一种旋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