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3329.0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隋升;苏凯华;姚先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2 | 分类号: | H01M4/9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双层 催化 结构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载铂催化剂和电解质树脂溶液加入到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液A,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液A混合均匀,然后将所述混合液A分散到质子交换膜一侧表面上,干燥处理,在质子交换膜上形成催化层B;
(2)将碳粉和电解质树脂溶液加入到异丙醇中得到混合液B,超声处理使所述混合液B混合均匀,然后将所述混合液B均匀分散到催化层B上,干燥处理,在催化层B上形成一层碳粉层;
(3)将所述的具有催化层B和碳粉层的质子交换膜以催化层B所在面朝上的方式浸入到含有铂前驱体和弱还原剂的溶液中,在室温环境中静置48-72小时,取出质子交换膜,用去离子水冲洗质子交换膜,直至不能检测出氯离子存在,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生长有铂纳米线的碳粉层;
(4)将电解质树脂溶液加入到异丙醇中,用超声处理得到溶液C,然后在所述的生长有铂纳米线的碳粉层表面喷涂一层所述的溶液C,再进行干燥处理,即完成催化层A的制作,从而制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层催化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的干燥处理的具体操作是:在50℃的环境下干燥30分钟;步骤(3)和步骤(4)中的干燥处理的具体操作是:在50℃的环境中干燥1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载铂催化剂,其中铂的质量分数为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质树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5-10%的Nafion醇溶液或者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子交换膜为氢离子电解质聚合物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是指喷涂、涂刷或丝网印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层B中铂载量为0.01-0.05mg/cm2,电解质树脂的质量为碳载铂催化剂质量的10-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碳粉为比表面积大于250m2/g的导电碳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铂前驱体为氯铂酸或氯亚铂酸钾;所述的弱还原剂为甲醛、甲酸、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或抗坏血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层催化层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催化层结构由催化层A和催化层B构成;催化层A由碳粉层、铂纳米线和铂纳米线上的电解质树脂构成,碳粉层为铂纳米线的生长基体,电解质树脂分布于铂纳米线层上,其中碳粉层中碳粉的载量为0.05-0.40mg/cm2,分布在铂纳米线上的电解质树脂的质量为铂纳米线质量的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3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