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密封泵内的耐压隔热屏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73917.4 申请日: 2013-07-02
公开(公告)号: CN103352874A 公开(公告)日: 2013-10-16
发明(设计)人: 邓礼平;刘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主分类号: F04D29/58 分类号: F04D29/58;F16L59/02;F16L59/12
代理公司: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谢敏
地址: 6100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密封 耐压 隔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隔热层结构,具体是全密封泵内的耐压隔热屏。

背景技术

核能装置无轴封泵采用全密封式的结构以承受从水力部件入口至水力部件出口流通的高温高压一回路介质,电机与水力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处于全密封泵压力边界之内的液体中,为了保证电机处于安全运行的较低温度范围内,水力部件与电机之间存在一个隔热屏部件,隔热屏部件不仅需要承受一回路的高压,还应保证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以避免泵水力部件部分的高温向电机处传递而使电机温度超过绝缘的允许温度,并最终导致电机失效。现今在对隔热屏进行设计时,普遍通过增加隔热屏的厚度来提高其承压能力,然而,隔热屏的厚度增加会导致隔热屏传热面积加大,水力部件位置的高温通过隔热屏对电机传递的热量也随之增加,这就使得隔热屏的隔热效果大为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今隔热屏在提高承压能力时会影响其隔热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满足承压能力的条件下也能保证隔热性能的全密封泵内的耐压隔热屏,其解决了现有隔热屏承压和隔热不能兼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全密封泵内的耐压隔热屏,包括隔热屏本体,隔热屏本体中央设置用于穿过电机转轴的中央穿孔,隔热屏本体内部构成有环绕中央穿孔的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内设置有加强骨架。本发明的隔热空腔不仅具有设置加强骨架的作用,在隔热空腔的作用下能降低经隔热屏本体传递的热量,增强本发明应用时的隔热性能。       

所述加强骨架包括多层水平支承架构,每层水平支承架构均包括多个横向排布的横向支承件及与横向支承件连接且纵向排布的多个纵向支承件,任意相邻两层水平支承架构中上层水平支承架构的横向支承件和纵向支承件之间的连接点与下层水平支承架构的横向支承件和纵向支承件之间的连接点位置一一对应,且上层水平支承架构任意一个连接点与其正对的下层支承架构的连接点之间通过竖直连接件连接。本发明通过横向支承件、纵向支承件及竖直连接件在空间三个方向上立体交错编织并连接构成加强骨架,提高了加强骨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加强骨架应用时的承压能力。

因圆柱状筋条便于取材和连接,作为加强骨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横向支承件、纵向支承件及竖直连接件均为圆柱状筋条。

因板状筋板便于取材和连接,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作为加强骨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横向支承件、纵向支承件及竖直连接件均为板状筋板。

为了加强板状筋板构成的加强骨架的结构强度,所述横向支承件和纵向支承件均连接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两端分别连接于与其相邻的两个竖直连接件上。

作为加强骨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加强骨架包括多根环形管,多根环形管紧密对齐排列或交错排列。本实施方式应用时,位于隔热空腔内的环形管相互紧密支承以承受隔热屏本体传递的外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管的断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隔热空腔构成圆环状腔体,所述加强骨架为轴对称圆环形排布。本发明在其它实际应用时,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加强骨架也可由若干个按矩形排布的架构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隔热屏本体,其中,隔热屏本体内部构成有隔热空腔,隔热空腔内设置有加强骨架,本发明通过隔热空腔能增强本发明应用时的隔热性能,而在加强骨架的作用下能避免本发明承受高压液体介质作用时不至于过度变形;在加强骨架的作用下提高了本发明的结构强度,能够减薄隔热屏本体的厚度,进而减少隔热屏本体与电机转轴的接触面积,提高隔热效果,以保证屏蔽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隔热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热屏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隔热屏本体置于全密封泵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加强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加强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三局部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加强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隔热屏本体,2、加强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3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