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壳聚糖青蒿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4786.1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5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娅莉;王利民;钟国清;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366 | 分类号: | A61K31/366;A61K31/357;A61K47/48;A61K47/36;A61P33/06;A61P33/12;A61P31/04;A61P37/02;A61P31/20;A61P1/16;A61P35/00;A61P29/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曹晋玲;刘雪莲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聚糖 青蒿素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药物制剂,特别涉及一种纳米壳聚糖青蒿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具有过氧基团的半萜内酯化合物。临床证实青蒿素对疟疾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突出疗效。青蒿素的衍生物主要有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于抗疟疾均有很好的活性。蒿甲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凶险型疟疾的首选药品,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首创新药。近年来,又发现青蒿素类化合物对治疗和预防血吸虫病具有治疗作用;最新研究表明蒿甲醚在体内外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它在治疗脓血症、乙肝、弓形虫、肺卡波尔氏囊虫等疾病时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它还能治疗机体免疫系统相关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医药价值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青蒿素及其人工合成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普遍存在水溶差的问题;水溶性差导致青蒿素生物利用度低,需要在短时间内大剂量反复给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大剂量反复给药势必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青蒿素及衍生物的半衰期极其短,T1/2为0.5小时,摄入后失效快,口服利用率低,长期用药会产生药副作用,如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大剂量用药可影响造血系统和引起肝损害,并产生胚胎毒性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青蒿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容易产生耐药性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壳聚糖青蒿素复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纳米壳聚糖青蒿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壳聚糖青蒿素复合物,由重量百分比的以下成分组成:青蒿素或青蒿素衍生物40%-80%,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5%,纳米壳聚糖15%-50%。
所述纳米壳聚糖为广汉恒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赠送,其制备方法在中国专利CN1485346A中公开。
青蒿素或其衍生物水溶性较差,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可以与纳米壳聚糖相结合形成纳米壳聚糖青蒿素复合物,复合物可充分发挥出壳聚糖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利用纳米尺寸壳聚糖改善青蒿素或其衍生物的水溶性,促进了青蒿素的吸收,同时壳聚糖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强化了青蒿素的治疗效果,二者合用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在治疗中所需用到的青蒿素剂量更小,疗效更好,降低了青蒿素的毒副作用,避免了耐药性的产生。
复合物中各组分对药物的性能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纳米壳聚糖(下文简称壳聚糖)的用量对复合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壳聚糖用量少于15%时(如10%),则最终产品难以形成稳定壳聚糖青蒿素复合物结构,有未溶解的青蒿素结晶析出;增加纳米壳聚糖的用量,纳米壳聚糖对青蒿素的包裹比例提高,最终达到完全包裹的效果,并逐步完善纳米微球的包裹效果,当达到一定比例以后,纳米壳聚糖包裹青蒿素的微球不再变化,多余的纳米壳聚糖形成无包裹物的实心微球,并开始逐渐对包裹有药物的微球之间形成团聚。当壳聚糖用量大于50%时(如60%),团聚现象严重,微球之间粘连比例将会影响到纳米壳聚糖青蒿素复合物在水中释放出的青蒿素速度,及平衡浓度,进而药物所能够达到的治疗效果下降。
然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是一种分散剂,水溶性纳米壳聚糖本身已经是一种稳定的微球结构,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在纳米壳聚糖重新排布形成新的微球的过程中,将会促进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被作为微球核被包裹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本身还有有助于使青蒿素或其衍生物的均匀分布,并促进使壳聚糖与青蒿素形成在水中稳定的胶体复合物;并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羰基与青蒿素或其衍生物上的氢原子能形成氢键,这种键合能够抑制青蒿素形成大的结晶,使青蒿素更趋向于无定形态,显著改善青蒿素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未经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4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酱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农网JP柜中应用的封闭母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