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金属钼酸盐杂化化合物的结构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75001.2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7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曲小姝;杨艳艳;谭乃迪;杨艳俊;钟方丽;于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19/00 | 分类号: | C07F19/00;A61K31/5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钼酸 化化 结构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多金属氧酸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多金属钼酸盐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更具体的说是[Hbenzimi]5[H3O][Mo5P2O23]﹒5H2O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多金属氧酸盐药物活性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有报道,目前已经成为该领域令人瞩目和非常有前景的研究课题之一。到现在为止用作药物活性研究的多金属氧酸盐有250种左右,在抗肿瘤、抗病毒,包括抗艾滋病毒活性方面,报道活性较好的也有上百种[1]。多金属钼酸盐具有抗肿瘤活性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目前,国内外对多金属钼酸盐的抗肿瘤活性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并正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含钼的化合物及其配合物有可能继第一、第二代无机抗癌药物顺铂和碳铂后成为毒性更小的第三代抗肿瘤药物[2]。本专利采用全新的多酸药物合成思路,依据分子设计原理,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咪唑类衍生物组装到具有药物活性的多金属钼酸盐结构中,形成具有双活性中心的新的超分子化合物,期待能产生比单个组分更好的药理活性。
[1] 王春梅.含有药物活性物质的多金属氧酸盐Ⅰ金刚烷胺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抗菌和抗病毒活性[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2] 王挺.以邻苯二酚为配体的含钼配合物及其纳米结构的合成、表征及抗癌活性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Hbenzimi]5[H3O][Mo5P2O23]﹒5H2O(1)化合物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1)化合物晶体的制备方法,测量数据和数据的研究。
本发明涉及[Hbenzimi]5[H3O][Mo5P2O23]﹒5H2O(1)化合物在药物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具有下述化学通式的多金属钼酸盐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多金属钼酸盐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其中单晶用Bruker Smart CCD Apex(II) 衍射仪进行收集,采用 Mo-Kα (λ = 0.71073 ?),室温296(2)K。使用SHELX 97程序通过直接法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解析和修正晶体结构。测得主要晶体数据如下:分子量为2198.95,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 = 12.1471(13) ?,b = 13.990(3) ?,c = 17.351(2) ?,α = 79.892(13)°,β = 75.010(4)°,γ = 71.812(14)°,V = 2749.7(7) ? 3,Z 为2,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为0.0536,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为0.1515。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Hbenzimi]5[H3O][Mo5P2O23]﹒5H2O(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称取钼酸钠(0.15g,0.062mol)溶于30ml水;苯并咪唑 (0.1g ,0.085mol)溶于30ml 30%的乙醇水溶液;硝酸锆(0.1g,0.023mol)溶于30ml水,将硝酸锆溶液加入钼酸钠和苯并咪唑混合溶液中,搅拌,溶液浑浊,在60℃—100℃下加热搅拌混合液30min左右,用85%H3PO4和4mol/L的醋酸钾溶液调节pH值(1~2),稍后溶液变为浅蓝色、浑浊,过滤,滤液放置避风阴凉处,采用自然蒸发法培养晶体,一天后得到浅蓝色块状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Hbenzimi]5[H3O][Mo5P2O23]﹒5H2O(1)的分子结构图(球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化工学院,未经吉林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体组合物、以及使用了其的绝缘电线和绝缘电缆
- 下一篇:野生甜茶加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