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比透射色散敏感谱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5050.6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徐启;孙全红;刘清欣;王亭岭;熊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射 色散 敏感 检测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光谱测量领域,特别是一种参比透射色散敏感谱线检测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某些液体残留物质检测方法是采用液相分光光度计中,由于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分光器件的旋转运动或线性运动,以实现色散扫描,所以,测试仪加工、装配精度要求苛刻,对测量环境振动、水平稳定度、温湿度等条件要求很高,通常,仪器设备造价昂贵,体积庞大,测量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差,只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工作。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基于色敏传感器的测试仪,改善了分光光度计测量过程中需要色散器件转动扫描的缺陷,但对于光源由于供电不稳定、温度变化、发光效率衰减等造成的发光强度不稳定,导致测量的精度低,一致性差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特别是针对要求谱线分布的测量,更是无能为力。因此,提供能很好的满足各种复杂现场测试使用的要求,特别对于一些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现场的应急快速检试方法与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参比透射色散敏感谱线检测装置,可有效解决测试仪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造价高,体积大,测量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线阵CCD传感模块和线性光敏二极管,箱体上部装有遮光罩,箱体内中间装有透明器皿,透明器皿左方装有发光二极管,线性光敏二极管经光导纤维与发光二极管相连,透明器皿右方装有光阑,光阑右方装有色散光栅,色散光栅上方装有线阵CCD传感模块,光阑和发光二极管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色散光栅反光面与透明器皿的右端面对应并与光阑的水平轴线成135度夹角;发光二级管与驱动电路相连,线性光敏二极管与第二处理器相连,线阵CCD传感模块与第一处理器相连,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 器分别与第三处理器相连,第三处理器与第四处理器相连,第四处理器与显示器相连。
所说的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第三处理器和第四处理器为单片机。
本发明结构巧妙,制造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解决测试仪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造价高,体积大,测量时间长,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学测量原理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图2给出,本发明装置包括箱体、线阵CCD传感模块和线性光敏二极管,箱体1上部装有遮光罩3,箱体1内中间装有透明器皿5,透明器皿5左方装有发光二极管2,线性光敏二极管4经光导纤维15与发光二极管2相连,透明器皿5右方装有光阑7,光阑7右方装有色散光栅8,色散光栅8上方装有线阵CCD传感模块6,光阑7和发光二极管2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色散光栅8反光面与透明器皿5的右端面对应并与光阑7的水平轴线成135度夹角;发光二级管2与驱动电路相连9,线性光敏二极管4与第二处理器10相连,线阵CCD传感模块6与第一处理器11相连,第一处理器11和第二处理器10分别与第三处理器12相连,第三处理器12与第四处理器13相连,第四处理器13与显示器14相连。
所说的第一处理器11、第二处理器10、第三处理器12和第四处理器13为单片机。
本发明的使用情况是:
发光二级管2发出光,透明器皿5里的液体和光导纤维15同时接受光,经过透明器皿5里的液体的光通过光阑7照射在色散光栅8上,经色散光栅8 反射后照到线阵CCD传感模块6,线阵CCD传感模块6把信号传到第一处理器11中,经处理后得到的Vi,传到第三处理器12;光导纤维15接受的光到线性光敏二极管4,转成信号传到第二处理器10中,经处理后得到实测发光强度E2,传到第三处理器12,第三处理器12通过对实测发光强度E2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系数,然后对线阵CCD传感模块6各像素点Vi的实测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经第四处理器13的线性化在显示屏14显示。
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依赖波头辨识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 下一篇:千分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