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缸、泵送机构以及混凝土缸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5090.0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6 | 分类号: | F04B53/16;F04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雪;施娥娟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机构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缸,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筒壁内表面基体和内表面镀层之间设置有硬度过渡层的混凝土缸,另外还涉及一种安装有该混凝土缸的泵送机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该混凝土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送设备泵送机构上混凝土缸的作用类似注射器的注射筒,通过油缸驱动混凝土缸筒内的活塞,将混凝土介质吸入混凝土缸或推出混凝土缸内混凝土介质,当然,推出混凝土缸内混凝土介质时,由于油缸推力以及输送管道阻力的综合作用,混凝土会对混凝土缸筒内壁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混凝土介质的流动也会对混凝土缸筒内壁产生摩擦,导致混凝土缸内壁磨损。
混凝土缸的耐压和抗磨性能,决定了混凝土缸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
当前,国内外行业内的混凝土缸除结构尺寸不一样外,缸筒一般都采用碳钢或低合金钢为基体,缸筒内表面镀硬铬层的形式。工作时,在混凝土介质中骨料的挤压下,由于缸筒基体与所镀硬铬层硬度相差较大,不能很好地承载镀硬铬层,表面镀层易发生折断脱落。若采用中高频淬火等表面热处理技术对基体进行表面热处理以形成中间硬度过渡层,由于热处理后混凝土缸的变形量大,需要预留较大的加工余量,并需要制造专业设备来加工,加工周期延长且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提高,得不偿失。因此多年来业内在混凝土缸设计和生产上,仍采用缸筒基体上直接镀硬铬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缸,该混凝土缸的缸筒基体与内表面镀层之间存在一层硬度过渡层,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装有该混凝土缸的泵送机构。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该混凝土缸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缸,该混凝土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包括内壁基体和内表面镀层,其中,在所述内壁基体和所述内表面镀层之间设置有硬度过渡层,所述硬度过渡层的硬度介于所述内表面镀层3的硬度和所述内壁基体的硬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硬度过渡层的硬度在从所述内表面镀层至所述内壁基体的方向上均匀降低。
优选地,所述内壁基体由碳钢或低合金钢制成,所述内表面镀层为镀硬铬层。
优选地,所述内壁基体的厚度为8-21mm,所述内表面镀层的厚度为02.-0.3mm,所述硬度过渡层的厚度为0.4-1.2mm。
优选地,所述内表面镀层的硬度为HRC63-67,所述内壁基体的硬度为HRC19-25,所述硬度过渡层的硬度在从所述内壁基体至所述表面镀层的方向上的变化范围为HRC27-62。
优选地,所述硬度过渡层是通过对所述内壁基体进行等离子弧表面淬火处理形成的。
在上述混凝土缸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泵送机构,该机构安装有上述任意一项方案所述的混凝土缸。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该混凝土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a、提供缸筒的内壁基体;
步骤b、在所述内壁基体上设置硬度过渡层;
步骤c、在所述硬度过渡层上设置内表面镀3;
其中,所述硬度过渡层的硬度介于所述内表面镀层的硬度和所述内壁基体的硬度之间。
优选地,使所述硬度过渡层的硬度形成为在从所述内表面镀层至所述内壁基体的方向上均匀降低。
优选地,所述内壁基体由碳钢或低合金钢制成,所述内表面镀层为镀硬铬层。
优选地,所述内壁基体的厚度为8-21mm,所述内表面镀层的厚度为02.-0.3mm,所述硬度过渡层的厚度为0.4-1.2mm。
优选地,所述内表面镀层的硬度为HRC63-67,所述内壁基体的硬度为HRC19-25,所述硬度过渡层的硬度在从所述内壁基体至所述表面镀层的方向上的变化范围为HRC27-62。
优选地,在步骤b中,通过对所述内壁基体进行等离子弧表面淬火处理以形成所述硬度过渡层。
优选地,所述等离子弧表面淬火处理包括:使用高能等离子发生器的等离子束以1.00-3.50m/min速率扫描所述内壁基体的表面,将该内壁基体表面加热到1100-1300℃,然后空冷到室温,以在该内壁基体表面形成厚度为0.4-1.2mm的硬度过渡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形成硬度在从内表面镀层至内壁基体的方向上均匀降低的硬度过渡层,由于硬度过渡层与内表面渡层的接触表面的硬度与表面渡层硬度差小,且硬度过渡层的硬度均匀降低至适于内壁基体的硬度,因此硬度过渡层可很好地承载内表面渡层,且能被内壁基体很好地承载,使得表面渡层能更好地承受混凝土骨料的挤压与摩擦,提高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5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