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6174.6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徐永;肖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51/06;C08L51/00;C08K13/04;C08K7/14;B29B9/0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增强 抗静电 pp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因密度小,性价比高,容易成型加工等特点,而广泛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中。
但聚丙烯(简称PP)是高绝缘性材料,体积电阻率一般为1016~1018Ω·m,表面电阻率为1016~1017Ω·m,在摩擦、剥离或感应过程下表面会产生静电荷。由于PP本身表面电阻率与体积电阻率较高,所以无法转移所产生的静电荷,当表面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吸附灰尘,既影响了材料的美观,而且容易引起吸尘电击或者火花放电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塑料制品的加工与使用,塑料的抗静电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聚丙烯极易燃烧,无法满足特定防火领域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满足对机械强度,刚性有更高要求领域的需求,扩大聚丙烯材料的使用范围,替代部分工程塑料,开发一种抗静电、环保阻燃而且机械性能优良的聚丙烯符合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耐热性、阻燃性、抗静电性和机械性能好的PP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益高、适于工业化生产的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配方组分:
聚丙烯 15.2-50.1%;
相容剂 10-30%;
白矿油 0.1-1%;
偶联剂 0.3-0.8%;
玻璃纤维 10-30%;
阻燃剂 15-25%;
协效阻燃剂 4-9%;
抗静电剂 10-16%;
复合润滑剂 0.5-1.5%
其他助剂 0-1.5%。
以及,一种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上述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配方分别称取各组分;
将所述称取的除玻璃纤维之外的各组分进行混料处理,得到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从主料口喂入,玻璃纤维从加纤口喂入进行熔融挤出,造粒,得到所述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
上述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以聚丙烯为基体组分,使用自制相容剂,同时配合偶联剂,使得抗静电剂、玻璃纤维与基体组分具有优异的结合力,在熔融挤出过程中发生协同作用,赋予了该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以下优异性能:
1.阻燃性能好。相容剂配合偶联剂,增加了玻璃纤维、抗静电剂与基体树脂之间的结合力,有效克服了玻纤增强阻燃材料的灯芯效应,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得到增加,达到了UL94V0级。
2.抗静电性能好。由于玻璃纤维和抗静电剂之间具有明显的导电协同作用,使得PP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明显降低,达到106-109Ω,远远低于纯PP材料的1016Ω,因此,明显增加了本发明PP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改善PP原料表面易聚集灰尘的缺点。
3.机械性能好。对本发明提供的PP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木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结果显示该P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好。
上述PP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只需按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并在适当的温度下熔融挤出即可得到产品,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易控,成本低廉,对设备要求低的特点,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燃增强的抗静电PP复合材料。该PP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配方组分:
聚丙烯 15.2-50.1%;
相容剂 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6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散热器铝型材
- 下一篇: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的联体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