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地理环境特征地图构建与导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6341.7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佳;王美玲;杨毅;张毅;杨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9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仇蕾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挖掘 地理环境 特征 地图 构建 导航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地理环境地图构建与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当前时刻地面无人移动平台周围环境的3D激光点云以及全景图像;
步骤二、对3D激光点云和全景图像进行处理并匹配,获得地面无人移动平台周围环境中各物体的特征向量,所述特征向量同时包含3D激光点云和全景图像所表征的物体特征;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每一物体的特征向量均输入至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将所有的物体的特征向量进行归类,最终输出特征环境模型;
步骤四、依据特征环境模型建立当前时刻局部地图,若当前时刻已有局部地图,则将已有局部地图与特征环境模型进行匹配,判断若特征环境模型中具有与局部地图不匹配的环境特征,按照特征环境模型更新该局部地图;
步骤五、根据地面无人移动平台的当前时刻的位置以及预测的下一时刻的位置,按照此时的局部地图选择合适的路线进行行驶;
步骤六、经过上述五个步骤之后,对地面无人移动平台进行位置评估,判断地面无人移动平台是否达到最终目标,若未达到最终目标,则返回步骤一;若已达到最终目标则该流程结束,最终的局部地图为全局地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地理环境地图构建与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按照如下具体步骤进行:
步骤201、根据3D激光点云中各点的坐标信息对各点进行粗分类,获得每个子类的特征值;
步骤202、对于所有子类的特征值进行聚类,将该聚类结果记为点云分类,将3D激光点云中各点划分入其对应的点云分类中,使用点云分类描述地面无人移动平台周围环境中的各物体;
步骤203、获取每一点云分类的边缘特征点,将每一点云分类的边缘特征点映射到全景图像的坐标系下;在全景图像的坐标系下,利用计算几何中的目标边界多边形表示算法,将每一点云分类依据其边缘特征点划分多边形,获得点云多边形;
步骤204、对全景图像进行边缘特征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图像划分,该划分结果记为图像分类,使用图像分类描述地面无人移动平台周围环境中的各物体;采用计算几何的目标边界多边形表示算法,将每一图像分类依据其边缘特征点划分多边形,即为图像多边形;
步骤205、针对每个点云多边形,选取所有与其相交的图像多边形分别进行交运算,得到多个相交多边形;在多个个相交多边形中,找到面积最大的一个,判断其是否达到一定阈值水平,若达到一定阈值水平,则将该相交多边形对应的图像多边形和点云多边形进行计算几何中的并运算,获得点云多边形的特征与图像多边形的特征的并集,使用该并运算的结果作为该图像多边形对应物体的特征向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地理环境地图构建与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按照如下具体步骤进行:
步骤501、地面无人移动平台根据此时的局部地图找到不同路线,同时建立强化学习Q函数,所述Q函数评价根据局部地图可以执行的所有路线的效果;
步骤502、根据地面无人移动平台的当前时刻的位置以及所预测的下一时刻的位置选择Q函数评价最优的路线,使用该路线对地面无人移动平台进行路径导航;
步骤503、对执行此路线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使用奖励值修正Q函数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63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芯连接器配线绝缘耐压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容错的RS码码长起点识别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