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PT二次短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6992.6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7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国;孙焕均;赵鑫;王军;张宏伟;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8 | 分类号: | H01R31/08;H01R4/4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pt 二次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常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CT、PT二次短接线。
背景技术
日常电力系统对电流互感器(CT)、电压互感器(PT)进行二次短接时通常使用一根金属导线或者螺丝刀加裸露导线进行操作,即不能形成可靠短接,也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配电设备交接试验工作中验证保护线圈对计量线圈及测量线圈进行绝阻测量时,由于CT、PT二次线圈距离近、线圈间隙小,不仅操作不便,还易于对操作人员造成人员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使CT、PT进行二次短接时形成可靠短接、简化操作,并有效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PT二次短接线,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T、PT二次短接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第三夹子,所述三个夹子均包括通过夹子轴柱连接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前部咬合在一起形成咬合部,所述咬合部中间形成一个凹槽,此凹槽的形状与接线柱形状相匹配,有利于加固短接线与接线柱的结合强度;所述第一夹子的第一夹片远离咬合部一端带有绝缘套,所述第一夹子的第二夹片远离咬合部一端连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外部绝缘,内部导电;所述第二夹子的第一夹片上连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有导电连接端子,所述导电连接端子顶部设有导电端子、尾部设有导电插孔;所述第二夹子的第二夹片与第一夹子的第二夹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夹子与第二夹子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夹子的导电端子插入第一夹子的连接部件,所述第三夹子的导电端子插入第二夹子的导电插孔形成电流通路。
所述三个夹子的咬合部的接触面为锯齿状。
此CT、PT二次短接线与接线柱连接紧密,能形成可靠短接,操作简便,有效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CT、PT二次短接线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CT、PT二次短接线的第二夹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CT、PT二次短接线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CT、PT二次短接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第三夹子1、5、6,所述三个夹子1、5、6均包括通过夹子轴柱连接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前部咬合在一起形成咬合部,所述咬合部中间形成一个凹槽2,此凹槽2的形状与接线柱形状相匹配,有利于加固短接线与接线柱的结合强度;所述第一夹子1的第一夹片上远离咬合部一端带有绝缘套3,所述第一夹子1的第二夹片远离咬合部一端连有连接部件10,所述连接部件10外部绝缘,内部导电;所述第二夹子5的第一夹片上连有导线4,所述导线4的另一端设有导电连接端子7,所述导电连接端子7顶部设有导电端子9、尾部设有导电插孔8;所述第二夹子5的第二夹片与第一夹子1的第二夹片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夹子6与第二夹子5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夹子5的导电端子9插入第一夹子1的连接部件,所述第三夹子6的导电端子9插入第二夹子5的导电插孔8形成电流通路。
所述三个夹子1、5、6的咬合部的接触面为锯齿状。
使用时,将第二夹子5、第三夹子6分别与设备接线柱相连,第一夹子1与接地线相连,此CT、PT二次短接线与接线柱连接紧密,接地可靠,有效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6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