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腹鱼集约化快速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7208.3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蒲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溪县农业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58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腹鱼 集约化 快速 养殖 方法 | ||
1.一种裂腹鱼集约化快速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阶段和步骤:
第一阶段:培育鱼苗阶段,具体为从水花培育到乌仔头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培育池消毒处理后备水,水质要求为:水温13-21℃,溶氧量6mg/L以上,ph值6.5-7.8,水花经缓苗处理后放入培育池中进行培育,放养密度1000尾/平方米;
B、第1-7天内,投喂熟蛋黄和水蚯蚓浆;
C、第7-20天内,将水蚯蚓浆与轮虫按质量比为1∶1作为活饵料投喂;
D、第21后,投喂5mm-8mm的水蚯蚓段并搭配粗蛋白含量≥50%的水产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50%的水产配合饲料的比重占10%-20%,直至鱼苗长到乌仔头;
步骤B、C、D中,每日投喂6-8次,日投饵量占育苗体重的10-15%,每日清理出粪便、残饵等污物,池水交换量调节在2-5小时/次;
第二阶段:乌仔到寸片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E、将培育池消毒处理后备水,水质要求为:水温13-21℃,溶氧量6mg/L以上,ph值6.5-7.8,乌仔头规格苗经缓苗处理后按照500尾/平方米的密度进行投苗放养;
F、放养后的前3天投喂红线虫,适应环境后,开始进行转食驯化,逐步增加粗蛋白含量≥50%的水产配合饲料比例,具体为:水产配合饲料投放量从10%逐步增加到90%,定点驯化饲养,经过7天后,可完成转食驯化,投喂以配合饲料搭配5%-10%的红线虫;培育期间,每日投喂6-10次,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8-10%,每日排污1-2次,池水交换量调节在每1-3小时交换1次,直至乌仔头长成寸片规格;
第三阶段:商品鱼养殖阶段,具体为从寸片鱼种养成上市销售的商品鱼规格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G、将培育池消毒处理后备水,水质要求为:水温为常温,溶氧量6.5mg/L以上,ph值6-8,池底部分铺设直径小于2厘米的小鹅卵石和粒径小于50目的细沙混合物,二者体积比为5∶1;
H、寸片到体长7-7.5厘米鱼种阶段:放养密度500尾/平方米,全程投喂粗蛋白含量≥50%的水产配合饲料,日投饵量占体重的6-10%,日投喂4-6次,每日排污1-2次,池水交换量控制在每1-3小时交换1次,当池塘中有20-25%的鱼体长达到体长7-7.5厘米时,开始分选,将体长7厘米的转入步骤I进行饲养,以此分选,直至所有鱼种均达到了体长7-7.5厘米规格;
I、体长7-7.5厘米规格鱼种到商品鱼上市规格:全程投喂粗蛋白含量≥42%的水产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5-8%,日投喂1-3次,水体交换量控制在1-3次/小时,每日排污一次,直至长为商品鱼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段对培育池的规格要求为:单口池子面积10平方米,长×宽×深=5.0m×2.0m×0.6m,从池的一端中间进水,另一端底部出水,进水端到出水段的坡降为3.0%,进水量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阶段对培育池的规格要求为:单口池塘面积30-50平方米,池深1.0-1.6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阶段对培育池的规格要求为:小池结构:单口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1.5-2.0米,长方形或圆形结构均可,水流量可调控;或大池结构:单口面积在2-5亩,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3∶1,池深1.8-2.2米,靠进水口池底到出水口池底的坡降为10%,水流量可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溪县农业委员会,未经巫溪县农业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2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