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腥草的保护性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7224.2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雷宝坤;毛妍婷;陈安强;王应学;李云寿;朱红业;续勇波;鲁耀;杜彩艳;段宗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腥草 保护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腥草的栽培方法,具体是一种鱼腥草的保护性栽培方法,属于农业耕作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腥草在自然条件下常野生于背阴山地,林缘路边,水沟洼地边草丛中。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阴湿条件下生长良好,忌干旱,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地下茎越冬,能耐-10℃的低温,气温在12℃时地下茎生长并可出苗,生长前期要求16~20℃,地下茎成熟期要求20~25℃。鱼腥草喜湿耐涝,要求土壤潮湿,田间土壤持水量为75%~80%。土壤微酸, PH值6~7,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肥沃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壤土为佳,但黏性土也能生长。
在现有的鱼腥草栽培方式中,耕地土壤表面往往是裸露的,没有任何保护,遇到雨水冲刷很容易造成水土肥的流失,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和耕地质量下降。同时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波动很大,不具有较好水分和温度的缓冲能力,鱼腥草传统的栽培方式不能满足其喜阴、湿、忌风吹等生长习性的要求,同时对土壤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质量。
鱼腥草栽培过程中投入较高的劳动力,人工或者机械翻地栽培方式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能耗;而且种植方式植物种类单一,集中连片,田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导致鱼腥草减产;农药的过量使用,影响食品安全等问题。
因此,在现有的鱼腥草栽培方式中,很难提供鱼腥草良好的生长环境,无法大规模的种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鱼腥草栽培方式不能满足其喜阴、湿、忌旱、风吹等生长习性的要求,同时对土壤造成很大的伤害,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鱼腥草的保护性栽培方法,模拟鱼腥草自然生长环境条件,为鱼腥草提供一个阴凉、湿润、肥沃的生长条件的技术方法,本方法保护了土壤表面,提高了土壤水分供应和温度调节的缓冲能力,增加了农田生物多样性,本方法提高了鱼腥草的产量,降低了鱼腥草的生产成本,彻底改变了现有鱼腥草的生产方式,减少了养分的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可持续地提高了土壤的质量和生产能力, 并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了保护性栽培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鱼腥草的保护性栽培方法,鱼腥草的保护性栽培方法具体按照下面步骤进行:
第一步、选择农田,整地作畦;
在选择的农田上首先整地,清除杂草、碎石,然后,按2~2.5m宽、8~10m长为一个单元作畦,在两个畦面之间开挖横向和纵向灌排水沟渠,畦间沟道宽25~30 cm,畦高10~15 cm;
第二步、施加底肥;
第三步、植物布局;
(1)鱼腥草风屏障及荫蔽植物布局;
以150~250m2左右大小地块面积作为一个畦面单元,相当于每8个相连的畦面作为一个单元,畦面的布局为纵向2个畦面相连,横向4个畦面相连,每个单元的四周种植豆科木本植物构成风障;
(2)鱼腥草间作植物的布局;
选择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与鱼腥草间作,以每一个畦面作为一个单元布置间作植物,与畦面长边方向平行布置植物种植条带,鱼腥草种植条带宽40-60cm,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条带宽10-20cm,鱼腥草条带种植在畦面外侧,且与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条带间作;
(3)畦沟交界处的植物布局;
在畦面与畦沟交界处种植10-20cm宽的多年生矮杆禾本科植物条带,播幅10 -20cm;
第四步、灌溉;种植完毕后,实施畦面漫灌一次,确保畦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确保植物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后期管理中视土壤墒情确定是否需要灌溉;
第五步、秸秆覆盖;
在植物播种后,利用粉碎机将秸秆直接粉碎,长度在5cm以下,均匀覆盖在土壤表面,秸秆用量为9-15t/ha;
第六步、施加追肥;
追肥2次,每次施所述用量的1/2,分别在鱼腥草的幼苗生长后期和旺长期进行追肥,将追肥溶解于水中后进行浇施。
其中,在第一步中选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背风阴凉潮湿的富含有机质、PH5.0~7.0 的壤土或沙壤土。
在第一步中不容易积水的地块做成低畦或平畦,容易积水的地块做成高畦。
在第二步中施加的底肥为有机肥、磷肥、钾肥和氮肥,施底肥时间为作物种植前,有机肥采用农家肥,其用量为45t/ha,磷肥以P2O5计,用量为150 kg/ha,氮肥以N计,用量为90kg/ha ,所有肥料均匀撒施在畦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