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老剂微乳液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245.6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7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海;张晓红;宋志海;戚桂村;王湘;高建明;蔡传伦;王亚;赖金梅;张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K5/375 | 分类号: | C08K5/375;C08K5/134;C08K5/18;C08K5/13;C08K5/3435;C08K5/3475;C08K5/521;C08K5/523;C08L9/08;C08L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老剂 乳液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微乳液由以下组成:
A:1-70wt%的油相;
B:5-94wt%的去离子水;
C:5-60wt%的乳化剂;
所述油相由液体抗氧剂和任选的以下组分组成:光稳定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及相容剂;
所述液体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N-苯基苯胺与2,4,4-三甲基戊烯的反应产物、2,6-二叔丁基对仲丁基(苯)酚中的一种;
所述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中短碳链的醇、酸类、胺类中的一种或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稳定剂为液态的受阻胺类;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液态2-(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烷基-4-甲酚和/或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
所述相容剂选自分子式为O=P-(OR)3的磷酸酯,其中R独立地选自在烷基、烷氧基烷基和/或卤代烷基中含有至多8个碳原子的烷基、烷氧基烷基或卤代烷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稳定剂为癸二酸双(1,2,2,6,6-戊甲基-4-哌啶基)酯;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烷基-4-甲酚;
所述相容剂为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磷酸三丁基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异丙基化磷酸三芳基酯和叔丁基化磷酸三苯基酯中的一种或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稳定剂用量为油相总重量的10~30%,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用量为油相总重量的10~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稳定剂用量为油相总重量的15~25%,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用量为油相总重量的15~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醇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醇酰胺、烷基聚葡萄糖苷、多元醇酯类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醇类为正丙醇或正丁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乳化剂的含量为20-50wt%;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水包油型时,
油相的含量为1-30wt%;去离子水的含量为30-94wt%;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油包水型时,
油相的含量为30-70wt%;去离子水的含量为5-30wt%。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乳化剂的含量为20-40wt%;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水包油型时,
油相的含量为10-30wt%;去离子水的含量为40-80wt%;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油包水型时,
油相的含量为40-60wt%;去离子水的含量为10-20wt%。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水包油型时,油相的含量为15-25wt%;去离子水的含量为50-70wt%;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油包水型时,油相的含量为40-50wt%。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1~3:1。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混合搅拌至液体变透明后制得所述防老剂微乳液。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方法A:把液体抗氧剂加入到容器中,再加入去离子水,边搅拌边滴加乳化剂,直至容器中的液体变透明;
方法B:把液体抗氧剂加入到容器中,再加入乳化剂,边搅拌边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容器中的液体变透明;
方法C:把液体抗氧剂、去离子水和乳化剂不分先后顺序加入到容器中,再搅拌,静置直至容器中的液体变透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2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