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旋成形圆筒的壁厚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339.3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龚军善;杨延涛;赵琳瑜;杨建峰;王军锋;张荣选;牟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2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圆筒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反旋成形圆筒的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头导轨、光栅尺尺体、光栅尺数显表、光栅尺尺体架、触头、光栅尺读数头、光栅尺读数头连杆;其中:触头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旋压机主轴箱和旋压机尾顶座上;光栅尺读数头连杆的一端安装在触头导轨上,并且所述光栅尺读数头连杆的中心线垂直于触头导轨的圆周表面;光栅尺的尺体架一端固定在旋压机的旋轮头上,并且该光栅尺的尺体架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过旋轮头的中心;光栅尺尺体架另一端连接在光栅尺尺体上;光栅尺读数头与所述光栅尺读数头连杆连接;触头的轴杆安装在触头导轨上,触头的轴承与芯模的圆周表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反旋成形圆筒的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导轨包括触头导轨外套和触头导轨内套,其中触头导轨内套嵌套在触头导轨外套内,并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在该触头导轨外套的壳体上开有两个条形槽,并且两个条形槽在该触头导轨外套的圆周上成90°分布;触头导轨内套的壳体上开有两个同径的通孔,并且两个通孔在该触头导轨内套9的圆周上成90°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反旋成形圆筒的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的轴承通过轴承挡圈固定在触头的轴上。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反旋成形圆筒的壁厚监测装置对旋压圆筒的实时壁厚进行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是:
步骤1,试旋压;启动旋压机,对圆筒工件进行试旋压;试旋压时,初步确定芯模主轴的转速、旋轮纵向进给速度和旋轮与芯模之间的间隙;通过试旋压得到旋压过程材料挤出的速度理论值V2;试旋压长度需满足检测要求;
步骤2,检测试旋压后的圆筒工件的壁厚;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圆筒工件的壁厚;如果检测结果合格,则进入步骤3;若检测结果不合格,调整旋轮与芯模之间的间隙再次试旋压,直至检测结果合格;
步骤3,旋压;以试旋压的参数作为旋压参数,对工件进行旋压成形,并通过光栅尺数显表得到旋压过程材料挤出速度的实际值V1;将得到的旋压过程材料挤出速度的实际值V1与试旋压时得到挤出速度V2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调整旋轮与芯模之间的间隙。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反旋成形圆筒的壁厚监测装置对旋压圆筒的实时壁厚进行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得到的旋压过程材料挤出速度的实际值V1与试旋压时得到旋压过程材料挤出速度理论值V2进行对比时:若V1>V2,说明选出的圆筒工件的壁厚小于要求值,需加大旋轮与芯模之间的间隙;若V1<V2时,则说明选出的圆筒工件的壁厚大于要求值,需减小旋轮与芯模之间的间隙;若V1=V2时,保持大旋轮与芯模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3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