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875.3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戴春祥;袁龙江;孟红玉;李莉敏;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流体 采集 分离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 空气通过一个涡流气泵(10)压出,通过管路进入吸雾器(1),有一个或若干个强力吸雾器(1)分布安装在机内各油雾发生处;
2) 压力气流通过吸雾器(1)内隙缝喷出,根据科恩达原理附壁效应,吸雾器(1)芯部形成低于大气压近似真空区,此时吸雾器(1)将周边数倍于本身的带有油雾气体吸入及通过管路(2)分二路切向导入油气分离箱(3)内的内箱体(6);
3) 切向导入油雾气体内箱体(6)的三相油雾气体沿箱壁形成旋转气流, 旋转气流同时向下移动,此时旋转气流在旋流过程中由于离心作用相当一部份油珠及金属粉尘就会粘滞在箱壁上,内箱体(6)壁上置有八个强力磁性元件(11). 粘滞在箱壁上的油珠聚结成油滴,同时行进中的气流有降温效应会把油雾气体中的油珠冷凝成油滴.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沿壁流到箱底聚集待回用;
4) 向下移动三相油雾旋转气流在内箱体(6)底部迴流管(5)进口进入,进入迴气管(5)油雾旋转气流,由管路引导喷射向油气分离箱(3)底部,经过油雾气体滤清器(7)精细过滤 ,这时旋转气流中剩余油滴及金属尘被吸附,最终实现油、气、尘分离;
5) 分离处理后的洁净空气流通过油气分离箱(3)顶部消声器(4)进入大气;
6) 外箱体与内箱体(6)之间布满空气滤料不锈钢丝球(12),以增加三相油雾旋转气流路径及加速油滴冷凝;
7) 箱体下端置手控截止阀(9)收集回油。
2.一种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器分离装置,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高压涡流气泵(10)、吸雾器(1)和油气分离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涡流气泵(10)的出口经管理接通至吸雾器(1)的压力气源入口,所述吸雾器(1)出口通过管路(2)分两路接通至油气分离箱(3)的两个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雾器(1)的结构是:所述吸雾器(1)的内腔为先收缩后扩散的拉伐尔管,其喉部有压力空气喷口连接一个环形室,该环形室接通压力空气源,即接通高压涡流气泵(10)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箱(3)的结构是:一个外箱体内套装一个内箱体(6),所述两个进气口从外箱体接入内箱体(6)且与内箱相切,使气流切向流入;内箱体(6)下部有锥形体,而其下端装有一个单向阀(8);内箱体(6)中央装有一个回流管(5),回流管(5)的进口位于内箱体(6)的下腔内,回流管(5)从内箱体(6)顶部引出而从内箱体(6)与外箱体之间的环形腔连接至外箱体内腔底部的油雾滤清器(7)的进口,油雾滤清器(7)的出口朝向外箱体内底方向,外箱体顶部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装有消声器(4);内箱体(6)壁上有八个强力磁性元件(11),外箱体与内箱体(6)之间布满空气滤料不锈钢丝球(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相油雾流体采集分离方法及装置, 其特征在于:外箱体下端置有收集回油的手控截止阀(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8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钯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组装LED灯的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