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吸痰型人工气道及其构成的吸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897.X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0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芦昌慧;孙玉凯;马驰骋;吕瑞娟;迟晶宇;赵伟;王文君;张敏;姜玫;韩萍;乔莹;于大洲;刘兆娥;曹立军;边圆;孙春丽;曹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吸痰型 人工 及其 构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吸痰型人工气道及其构成的吸痰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通过气管插管术和气管切开置管术建立人工气道是对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是急救和危重症病人救助、护理时最有效最成熟的技术手段。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气管插管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呼吸机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插管是气管插管术和气管切开置管术中建立人工气道的关键手术器械。
实施气管插管术和气管切开置管术的患者大部分会有痰液生成,其痰液生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由于疾病本身所致如肺部感染、肺水肿等疾病。
2.人工气道本身和镇静等原因,造成咳嗽反射及功能的减弱消失,造成痰液积聚增多。因为建立人工气道丧失了咳嗽咳痰的能力。
3.人工气道插入气管刺激气管黏膜导致分泌物增多。
目前气管插管术和气管切开置管术期间吸痰方法通常采用间隔一定时间,痰液在气管内积聚一定量,将吸痰管插入人工气道内到达气管来抽吸、清理肺内到达气管和人工气道的痰液。目前通过人工气道吸痰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吸痰的间隔时间由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听诊呼吸音、观察血氧饱和度)分析及患者要求而定,或定时吸痰。两次吸痰之间积聚的痰液在不给患者带来症状体征的改变时,也会因为痰液长时间积聚在气管内壁会造成相应区域内气管壁纤毛倒伏,最终结果是痰液无法由肺组织通过纤毛摆动到达气管。同时分秒不停的观察症状体征也给医护人员带来大量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2. 目前吸痰方法由于刺激性大,吸痰管触及气管壁抽吸会给患者带来剧烈不适,多次反复吸痰还会对气管黏膜造成损伤。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多次身心上的伤害。增加患者对吸痰的恐惧心理,不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3.而且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分离送气管道,每次吸痰时间只能控制在15秒-20秒内。时间过长会造成患者不适及缺氧。而痰液较多的病人,吸净气管内痰液需要分几次进行,耗时耗力还增加患者不适。
4.此类患者翻身或叩背理疗时,经常出现痰液短时间由肺组织细支气管大量涌入气管,造成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大,患者出现窒息感。此时医护人员准备打开无菌包装的吸痰管再吸痰等待时间长、病人痛苦大。
5.临床上经常需要针对此类患者进行痰液取样化验分析。在留取痰液样本过程中经常会因痰液和外界或者口腔分泌物相互污染,造成痰液样本的污染,对痰液化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例如专利号为CN200580031174.3、发明名称为“气管内痰的吸引装置”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在人体气管中置于气管插管14后,利用吸引管15将痰液从人体气管中吸出的装置。其中,吸引管15与气管插管14不是一体结构,吸引管15的末端易对人体气管内壁产生刺激,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最为重要的是,由于被吸引管15吸出的气体没有补充到呼吸机12中,这样,呼吸机会检测到其输出的气体与输入的气体的差不在既定范围内,会使呼吸机始终处于报警状态,十分不利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自动吸痰型人工气道及其构成的吸痰系统。
本发明的自动吸痰型人工气道,包括与人体气管相配合的气道管,所述气道管的内部为通气道,气道管上设置有充气气囊以及与充气气囊相连通的充气管,充气气囊位于气道管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内设置有吸痰管,吸痰管的内部为吸痰通道;所述吸痰管的末端止于气道管的末端处,吸痰管的始端与吸痰装置相连接。
如果作为气管插管之用,则通过口腔将气道管插入人体气管中,如果作为气管切开置管,则将通过颈部刀口将气道管置入人体气管中。患者通过通气道呼吸空气或采用呼吸机进行呼吸,充气气囊设置于气道管的四周,通过充气管充气之后,可固定于人体气管中。吸痰管设置于通气道之中,与气道管形成一体结构,与吸痰装置连接后,可有效地将人体气管中形成的痰液吸出。病人采用呼吸机的同时可进行吸痰,也避免了以往采用活动式吸痰管易对气管内壁造成刺激的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未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件内腔镀膜设备及其连续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碳系导电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