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海水贝细胞小片的特色淡水珍珠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0086.3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0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东;纪丽丽;高良军;郭健;韩丝银;应知伟;王雅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张向琨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海水 细胞 小片 特色 淡水 珍珠 培育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海水贝外套膜小片的特色淡水珍珠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小片贝的选择及制片:选择贝体为海水贝,完整无损,年龄在1~2岁,体长4~6cm,从海水贝上取下外套膜进行净化处理,将净化处理后的外套膜切成小片并滴加原贝的组织液保养,要求小片厚度为0.5~0.8mm,大小规格为1.5~3mm×1.5~3mm,制片过程在1~4min内完成;
(2)育珠贝的选择及植片:选择贝体为淡水蚌,完整无损,无核淡水蚌年龄在0.5~1岁,体长4~6cm,有核淡水蚌年龄在1.5~2.5岁,体长6~8cm;将步骤(1)所制小片在制片完成后0.5~2.5小时内插入到淡水蚌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
(3)植片后处理:将植片后的淡水蚌先放置在清水池中休养,每天更换1~3次清水,同时进行氧循环,保持氧气浓度为5~7mg/L,8~15天后再转移到淡水养殖区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的海水贝选自黑蝶贝、白蝶贝或企鹅贝,淡水蚌选自三角帆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净化处理是先用500~1000U/mL的金霉素溶液漂洗5~8次,再用100~125μmol/L的氯化钴溶液漂洗3~5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转移到淡水养殖区养殖的植片育珠贝在培养2-5年后获得具有海水贝珍珠特征的特色珍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培育出的珍珠为具有黑蝶贝珍珠特征的黑色系珍珠、具有白蝶贝珍珠特征的白色系珍珠及具有企鹅贝珍珠特征的古铜色系珍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00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