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惊泻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0378.7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945;A61P1/1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惊泻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惊泻是儿科泄泻的一种类型,属小儿特有的病症,多见于婴幼儿,多因小儿卒受惊恐、脾胃虚弱所致,易为临床医生忽略而延误诊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惊泻的药物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惊泻的药物组合物,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胡芦巴23份、枸杞子36份、菥蓂27份、肉桂25份、补骨脂10份、菟丝子20份、一枝黄花16份、闹羊花19份、仙灵脾15份、暴马子皮7份、紫花前胡24份、当归27份、赤芍18份、翼首草28份、川芎36份、白鲜皮35份、木棉花19份、甘草32份、绵萆薢14份、白芷36份、龙脷叶25份、血竭29份、蒲公英18份、菊花27份、余甘子34份、小驳骨17份、黄柏26份、谷精草33份、僵蚕14份、白芍14份、小通草32份、杠板归31份、翻白草16份、荔枝核17份、石韦28份和三白草19份。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为片剂、分散片、散剂或汤剂。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小儿惊泻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成本低、制备易、毒副作用小、疗效显着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胡芦巴23克、枸杞子36克、菥蓂27克、肉桂25克、补骨脂10克、菟丝子20克、一枝黄花16克、闹羊花19克、仙灵脾15克、暴马子皮7克、紫花前胡24克、当归27克、赤芍18克、翼首草28克、川芎36克、白鲜皮35克、木棉花19克、甘草32克、绵萆薢14克、白芷36克、龙脷叶25克、血竭29克、蒲公英18克、菊花27克、余甘子34克、小驳骨17克、黄柏26克、谷精草33克、僵蚕14克、白芍14克、小通草32克、杠板归31克、翻白草16克、荔枝核17克、石韦28克和三白草19克,粉碎,过100目筛,加入乳糖240克,混合均匀,分装到1000袋中,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散剂。
实验例
1.1一般资料
选取患儿43例,男25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1.78±0.96)岁;女18例,年龄3个月-4.75岁,平均(1.74±0.94)岁;病程0.5-3d,平均(1.80±0.93)。
1.2诊断标准
依据《现代中医儿科学》(江育仁,朱锦善.现代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166.)确诊。一般有暴受惊恐病史,患儿突发腹泻,每日排4-12次烂便或水样便,量多或少,大便呈青绿色或黄绿相兼或青如绿苔,可有泡沫,睡卧不宁,惊惕不安,易哭闹,乳食减少,或白睛发蓝,或眉间青筋,指纹色青或微紫。粪常规检查阴性,或镜检有脂肪球,无或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排除感染性腹泻及中、重度腹泻。
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散剂来进行治疗。每次口服1袋,每天2次,连续治疗3天为1个疗程。
1.3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拟定。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为正常干便或软便,色黄或黄褐色,1-2次/d,睡卧不宁、惊惕不安及易哭闹等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性状较前转稠或成形,睡卧不宁、惊惕不安及易哭闹等症状改善,大便镜检无异常或偶见脂肪球、红细胞或白细胞;未愈:大便次数、性状及其他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经过治疗,43例患者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为正常干便或软便,色黄或黄褐色,1-2次/d,睡卧不宁、惊惕不安及易哭闹等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因此完全符合治愈的疗效标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未经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0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