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用电示教箱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1741.7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2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师海满;师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海满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5211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用电 示教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具,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用电示教箱。
背景技术
目前,电路使用中因过载或短路造成的安全事故案例层出不穷,甚至触目惊心。究其原因,就是相关当事人对安全用电常识,乃至对过载或短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局限于理论的层面,缺乏足够的感性直观认识,从而在实际管理和使用中就存在侥幸和麻痹心理。而现有的教学或相关培训中,对过载和短路现象的直观演示由于本身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又缺乏相关安全可靠的技术设备,所以也往往局限于知识的传授、理论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使教学或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防范但效果往往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可直观有效演示电路因过载和短路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可广泛应用于教学或相关专业培训的一种安全用电示教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全用电示教箱,其特征在于:该安全用电示教箱包括箱体,设在所述箱体外侧部的电能表和干路开关,设在所述箱体外顶部的支路开关,设在所述箱体内部的支路用电器和干路熔丝,所述箱体前端设有防护玻璃板,所述箱体上设有防爆孔。
所述防护玻璃板通过门式结构设在所述箱体前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中设有所述电能表、支路开关、支路用电器,因此,可以通过支路开关控制支路用电器的通断,同时通过电能表可直观显示随用电器的增加电路的负荷越大。
2、由于本发明中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所述干路熔丝,所述箱体前端设有所述防护玻璃板,因此,可以通过当电路过载或短路时,干路熔丝的熔断现象直观反映出电路过载或短路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护玻璃板的透明性便于观察演示现象;同时熔丝设在箱体内和箱体前端设有防护玻璃板,能有效隔离熔丝熔断时产生的高温残渣等,提高安全性能。
3、由于本发明中所述箱体上设有所述防爆孔,因此,可以有效预防由于熔丝熔断瞬间产生的热能爆破防护玻璃板,进一步提高其安全可靠性。
4、由于本发明中所述防护玻璃板通过门式结构设在所述箱体前端,因此,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从而方便更换干路熔丝和该安全用电示教箱的重复循环使用。
5、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不但可以演示电路因过载和短路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还可以进一步演示电路因过载和短路存在的用电安全隐患的预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 2—电能表 3—干路开关 4—支路开关 5—支路用电器 6—干路熔丝 7—防护玻璃板 8—防爆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安全用电示教箱,该安全用电示教箱包括取箱体1,电能表2,干路开关3,支路开关4,支路用电器5,干路熔丝6,防护玻璃板7和防爆孔8。
所述所述箱体1外侧部设有所述电能表2和干路开关3。
所述所述箱体1外顶部设有所述支路开关4。
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所述支路用电器5和干路熔丝6;其中R3为较大功率的用电器,干路熔丝6可更换不同规格的熔丝。
所述箱体1前端设有所述防护玻璃板7,防护玻璃板7通过门式结构设在所述箱体1前端,可以方便的打开和关闭。
所述箱体1上设有所述防爆孔8。
实施例1 过载演示。
(1)打开防护玻璃板,在该安全用电示教箱中安装上适当规格的干路熔丝,然后再关闭防护玻璃板。
(2)断开所有干路和支路开关,将该安全用电示教箱接入电源电路。
(3)依次闭合开关K、K1,电能表表盘转动;再闭合开关K2,电能表表盘转动加快。说明电路负荷因用电器的增多而加大。
(4)闭合开关K3,由于R3为较大功率的用电器,因熔丝规格不同将出现以下两种情况:①当熔丝规格较大时,电能表表盘转动进一步加快,稍后熔丝熔断产生火花;②当熔丝规格较小时,熔丝立即熔断产生火花。说明一定规格的电路中不得同时使用过多用电器,或过大功率的用电器,以防因过载产生安全隐患。
实施例2 短路演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海满,未经师海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17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