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可定制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1824.6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9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怀;刘辉;蒋建辉;陈建明;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嵌入式 以太网 定制 远程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可定制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远程监控系统是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远程监控是指本地计算机通过网络对远程的设备状态进行查询、监测与控制。一方面对于环境恶劣或无人值守的现场,可以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实现远程监控。另一方面,现场控制可以与上层管理相结合,实现办公自动化与工业自动化的无缝连接。
现有的监控系统大多数都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专门设计的。实际上,这些监控系统的功能大部分相同或类似,关联很大。如果单独对各个系统重新开发的话,将产生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多方面大量的重复劳动,这样无疑加大了设计成本。
鉴于上述原因,需要对远程监控系统的共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监控系统的一般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远程监控系统通用平台的设计方案。它应该能够提供硬件可裁减、软件可定制的基础框架,以提高软硬件可重用性与开发效率。以便于项目的开发人员能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快速地开发或配置出满足实际需求的应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可定制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可定制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监控终端提供的接口参数及控制关系进行配置,快速地设计出实际监控应用系统,可用于交通、矿业、物业、机房等多个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可定制远程监控系统,与监控现场的环境调节设备连接,用于现场环境信息的监控及调节。所述系统包括监控终端、开关量模块、模拟量模块、通信模块、微控制器及客户端,所述监控终端分别连接开关量模块、模拟量模块及客户端,所述通信模块分别连接开关量模块、模拟量模块及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客户端。所述监控终端用于采集所述环境调节设备产生的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分别发送给开关量模块及模拟量模块。所述开关量模块及模拟量模块,用于分别将监控终端发送的信息转换为微控制器可识别的信号后发送给微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采用飞思卡尔Cortex-M4系列的K60N512芯片作为主控芯片。
优选的,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包括图像采集电路。
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通过UART、RS-485接口、SPI、USB或以太网方式连接所述开关量模块、模拟量模块及微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监控终端通过GSM通信方式与所述开关量模块、模拟量模块及客户端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可定制远程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监控终端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开关量模块及模拟量模块,所述开关量模块及模拟量模块分别将所述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给微控制器;
S2:所述微控制器将所述数字信号转换后显示在客户端界面,所述客户端向微控制器发出参数调整命令;
S3:所述微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向开关量模块及模拟量模块转发所述参数调整命令,开关量模块及模拟量模块将所述参数调整命令转换为自然信号后发送给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调整开关量及模拟量。
优选的,所述客户端界面的参数来源为本地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的表结构包括控制器通道配置表、网络参数配置表、输入输出控制表、监控信息表以及管理员信息表。
优选的,所述监控终端采集的信息包括开关信息及模拟量信息,所述模拟量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和亮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监控终端可将自身获取的图像信息在本地存储,或通过GSM通信方式发送给客户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可定制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通过监控终端执行客户端发出的调整命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启动空调等设备使现场环境达到理想条件。当现场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甚至出现火灾、漏水等严重情况时,用户可以第一时间得知,从而保证了监控现场的环境安全。而且在已设计的框架基础上,用户只需输入对应需控制的模拟量及开关量,即可实现实际监控应用,省去了再次开发、测试等重复性工作,技术人员可快速地配置出符合不同场景的远程监控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1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型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道路质量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