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尺度基坑支托柱水平位移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1894.1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勇;张振学;崔志刚;汤洪雁;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度 基坑 支托 水平 位移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尺度基坑支托柱水平位移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为建筑基础开挖的临时性坑井称为基坑。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常见的基坑支护方式分为:水平支撑、垂直支撑、锚拉支撑、斜柱支撑、横隔式支撑、临时挡土墙支撑等。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密集。而由于基坑工程的高风险性使其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地质条件多为软土,基坑安全事故更是频发,而总结历次安全事故,多是由于水平支撑构件的失效所致。可见在基坑工程中,保证水平支撑构件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基坑工程中,长的水平支撑构件的水平变形较大,由此会连带下部支托柱同步位移,由于支托柱属于细长受压构件,受P-Δ效应影响,过大的顶端水平位移易导致托柱失稳,从而导致水平支撑失效造成基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为:一种大尺度基坑支托柱水平位移控制装置,包括:内支撑梁、支托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上钢板、橡胶支座、支座下钢板,所述支座上钢板、支座下钢板分别与橡胶支座通过环氧树脂粘接,所述支座上钢板与内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支座下钢板与支托柱固定连接。
所述支座上钢板与内支撑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支座下钢板与支托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一些大型基坑工程中,有时支撑构件长达300m以上,受温度等影响较为敏感。支撑构件经历冬夏季节环境升降温时伸缩总量可达15cm以上。常规处理办法是支撑梁与托柱固接处理,则支托柱顶与支撑梁同步位移,而托柱底端嵌固于地基内,受P-Δ效应影响,格构柱有可能会因内力过大导致失稳破坏。而采用本项发明,由于支座剪切刚度与支托柱水平变形刚度相比较低,在支撑梁变形时,支托柱与支撑梁间的相对位移可由支座的剪切变形消耗,可有效减小托柱顶端水平位移,从而降低托柱因内力过大而导致的失稳概率。
此外在基坑群中,基坑边形易受邻近周边地块的基坑开挖影响,造成基坑变形具有整体方向性,即水平支撑构件整体滑动,从而与支托柱产生相对位移。采用本发明也同样可有效降低托柱失稳破坏的可能性。
综上,在基坑中适时采用本项技术发明,可大大降低基坑工程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图中,内支撑梁1、支座上钢板2、支座下钢板3、橡胶支座4、支托柱5。
如图1,本项发明新技术创新性的在内支撑梁1与支托柱间5设置橡胶支座4,橡胶支座4与支座上钢2支座下钢板3板固定连接,支座上、下钢板分别与内支撑梁1和支托柱5固定连接,橡胶支座4通过协调匹配橡胶支座4剪切刚度与托柱的水平抗弯刚度,将水平构件的水平位移引起的与支托柱5间的差异变形通过橡胶支座4的剪切变形消耗掉。从而保证支托柱5顶不会因水平构件变形而发生过大的连带变形,进而降低支托柱5发生失稳破坏的概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1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繁殖期罗非鱼饲料
- 下一篇:电梯门联动机构安全触板一体化型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