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82672.1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缪家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盆腔 淤血 综合征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盆腔淤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慢性盆腔静脉充血、淤血所引起的病证,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部坠胀、坠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性交不舒,精神多忧郁,或神情紧张,失眠不安,月经紊乱,乳房胀痛,神疲乏力等。可见于输卵管结扎术后。如静脉内淤血,血流迟缓,血液凝固成血栓,称为静脉血栓形成。现有方剂在治愈率、治疗手段和治疗成本上均欠佳,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效果良好的中药组合物制剂来代替上述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针对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物的机理分析:
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佳, 主痢血,止尿血,利水道。
五灵脂:味苦;甘;性温。归肝;脾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延胡索:辛;苦;温;无毒。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热入血分,发斑,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乌药:辛;温。归脾、胃、肝、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八月札:味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归肝;胃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夜交藤: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
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经。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活血、利气、止痛。《本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瘸痈,破坚,下血闭。
香附:味甘,微寒,无毒。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2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银屑病的外敷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