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xCe1-xO2纳米粒子的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2853.4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唐有根;乔航;王海燕;陶鹏鹏;卢周广;彭志光;刘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B01J23/3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 sub ce 纳米 粒子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nxCe1-xO2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用于制作铝空气电池空气电极的催化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降低空气电极极化电位、提高氧还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铝空气电池的研究热点,而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是关键。目前应用在空气电极上的催化剂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如下几类:贵金属及其合金,如Pt、Pd、Ag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如MnO2,Co3O4等;炭材料,如活性炭,石墨烯等;金属螯合物型,如卟啉类、酞菁及其衍生物。其中贵金属催化剂由于昂贵的价格而不适用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而采用常规方法合成的炭材料的催化活性依然不能满足大电流放电的需求。由于MnO2同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及低廉的价格,故其成为目前研究最多的氧还原催化剂。单独使用MnO2作催化剂还达不到动力型铝空气电池的性能要求,很多研究人员考虑将MnO2与其他类型的催化剂混合使用,如与贵金属,碳纳米管,过渡金属氧化物,有机添加剂等。Slanac等[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116(2012)11032]采用C还原KMnO4合成了Ag-MnOx/VC型催化剂,采用旋转圆盘电极伏安法测定其电催化活性为125mA/mgAg+MnOx,这与商业化的Pd/VC(111mA/mgPd)和Pt/VC(136mA/mgPt)的催化活性相当,而且电子转移数目为3.5,与4电子过程接近。Kumar等[JOURNAL OF POWER SOURCES.196(2011)7016]采用在酸性介质中还原KMnO4合成了α-MnO2催化剂,其比表面积高达33–133.0m2g-1,研究表明将α-MnO2与贵金属Pd混合使用可以达到更高的催化活性。将其用于锂空气电池,其充电电压可超过3.6V。张宝宏等[电源技术.29(2005)106]研究了Pb添加剂对MnO2/C空气电极性能的影响,在工作电流密度20~50mA/cm2下,电位比单独MnO2催化剂可提升30~50mV。黄庆华等[电源技术.28(2004)408]研究了聚苯胺对MnO2空气电极性能的影响,认为聚苯胺与氧分子间存在的顺磁相互作用,使得O2在催化层中的含量增加,阻止了MnO2催化剂被还原成MnOOH而失活。然而上述技术还存在着成本较高,或合成工艺复杂,或催化剂催化活性低等缺点。目前国内外还没发现将MnO2和CeO2复合氧化物用于制备空气电极催化膜的报道,本发明将一种简单的合成工艺制备的高比表面积的MnxCe1-xO2固溶体用于制备空气电极催化膜,进而制备得到的空气电极;经测试表明使用该材料的空气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大电流密度下,空气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压平台,明显提高了铝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功率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nxCe1-xO2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用于制作铝空气电池空气电极的催化膜的方法;该MnxCe1-xO2纳米粒子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利用其制备得到的催化膜再制备得到的空气电极在-0.55V(参比电极为Hg/HgO)的极化电流为469mA/cm2,组成铝空气电池后其在200mA/cm2全电池恒流放电下电压平台为1.24V。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MnxCe1-xO2纳米粒子的应用方法,所述的MnxCe1-xO2,其中,0﹤x﹤1;作为催化剂用于制作铝空气电池空气电极的催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28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