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冲击机构的旋转冲击旋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3927.6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德;李绍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杨楷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冲击 机构 旋转 旋拧器 | ||
1.旋转冲击旋拧器(100),具有用于冲击地驱动输出轴(124)的冲击机构(122),在所述输出轴上设置了用于接纳嵌入式工具(140)的工具接纳部(150),其中所述冲击机构(122)根据机械的旋转冲击机构的式样设有受到弹簧载荷的冲击体(125),该冲击体则设有至少一个驱动凸块(325,326),其中所述输出轴(124)具有至少一个输出凸块(224,225;424,42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接纳部(150)构造为卡盘(250,450,850),其中在所述卡盘(250,450,850)与所述输出轴(124)之间如此构造了一种持久的连接:使得至少所述卡盘(250,450,850)在无工具的情况下从所述输出轴(124)上的松开得到防止,其中,所述输出轴(124)具有至少一个设有内螺纹(221)的轴向的内部空隙(222)并且在所述输出轴(124)的外圆周(226)上构造了外螺纹(227),其中所述内螺纹(221)和所述外螺纹(227)具有相反走向的螺纹线,其中,所述卡盘(250,450,850)具有设有轴向的直通孔(251)以及内螺纹(254)的卡盘体(255),其中所述卡盘体(255)的内螺纹(254)构造用于与所述输出轴(124)的外螺纹(227)拧紧并且所述轴向的直通孔(251)设置用于穿引设有外螺纹(262)的螺栓(260),并且其中所述螺栓(260)的外螺纹(262)构造用于与所述输出轴(124)的内螺纹(221)拧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24)构造为至少两部分的结构并且具有输出轴颈(452)以及设有至少一个输出凸块(224,225;424,425)的凸块元件(420, 620),其中所述输出轴颈(452)通过刚性的连接固定在所述卡盘(250,450,850)上并且不可相对转动地与所述凸块元件(420, 620)相连接。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颈(452)在其与所述凸块元件(420, 620)相连接的轴向的端部(410)上具有旋转带动元件(412),该旋转带动元件抗扭地啮合到相应地构造在所述凸块元件(420, 620)上的旋转带动元件(422)中。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颈(452)的所述旋转带动元件(412)根据多边形轮廓的式样构造在所述输出轴颈(452)的外圆周上,并且所述凸块元件(420, 620)的所述旋转带动元件(422)根据多边形开口的式样设置在所述凸块元件(420, 620)上。
5.按权利要求2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元件(420, 620)通过稳固元件(416,616)固定在所述输出轴颈(452)上。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元件(416,616)布置在所述凸块元件(420, 620)的朝向所述冲击体(125)的一侧上。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元件(416,616)布置在所述凸块元件(420, 620)的背向所述冲击体(125)的一侧上。
8.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元件(416;616)根据稳固环的式样来构成,该稳固环布置在设置在所述输出轴颈(452;652)上的环形槽(414;614)中。
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轴(124)上构成旋转带动元件(821)并且该输出轴(124)具有至少一个径向的直通孔(828)。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冲击旋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250,450,850)具有卡盘体(855),在该卡盘体上设置了与所述输出轴(124)的径向的直通孔(828)对中地定向的径向的开口(856),并且该卡盘体构成旋转带动元件(857),其中构造在所述输出轴(124)上的旋转带动元件(821)抗扭地啮合到所述卡盘体(855)的旋转带动元件(85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39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