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水器的防腐内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4479.1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3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伟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20;F24J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章登亚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水器 防腐 内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防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器的防腐内胆。
背景技术
电热水器内胆防腐该项目属电化学范畴范围,其理论根源是来自阴极保护的原理。阴极保护,是一个电化学专业术语,镁棒保护通俗的说法是牺牲阳极保护法—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是将电位更负或者说更为活泼的金属与被保护金属连接,并处于同一电解质中,使该金属上的电子转移到被保护金属上去,使整个被保护金属处于一个较负的、相同的电位下,也就是通过两者形成原电池。保护金属代替被保护金属发生氧化反应,代替被保护金属被腐蚀消耗。搪瓷内胆的电热水器必须加装镁棒。由于搪瓷内胆是在热水器专用钢板上涂烧上一层无机质陶釉制成的,不生锈,市场销售情况不错。但搪瓷内胆加工工艺要求较高,若工艺水平不够,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或针眼,同时搪瓷脆性较大,运输安装过程中的震动、碰撞容易产生鳞爆现象。另外,搪瓷在热水中会逐渐溶解剥落。以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搪瓷涂层下的普通钢板暴露,普通钢板含有的碳、硫等杂质较多,容易使内胆腐蚀漏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热水器内胆容易腐蚀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热水器的防腐内胆,可用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电热水器、易腐蚀设备。
本发明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热水器的防腐内胆,包括电热水器内胆、阳极和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螺纹连接座连接电热水器内胆,阳极通过螺母与电热水器内胆中部相连,阳极和外螺纹连接座伸入电热水器内胆的内部,与电热水器内胆中的液体接触。
所述的阳极为镁制成的棒体。
所述的热水器内胆带有镁棒防腐技术,可用螺母将热水器内胆及阳极连接形成一体。
所述的阳极安装在热水器内胆上面,形成一种新防腐内胆结构,根据电热水器内胆的大小可改变其加工尺寸。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采用了镁棒防腐控制技术,控制电位稳定,可用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电热水器、工业锅炉等易腐蚀设备;镁棒防腐能使内胆和加热管分别于最佳保护状态,防腐电位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热水器的防腐内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电热水器的防腐内胆,包括电热水器内胆1、阳极2和螺母3,所述螺母的外螺纹连接座连接电热水器内胆1,电热水器内胆1中部通过螺母3与阳极2相连,阳极为镁制成的棒体,阳极和外螺纹连接座伸入电热水器内胆的内部,与电热水器内胆中的液体接触。热水器内胆带有镁棒防腐技术,可用螺母将热水器内胆及阳极连接形成一体。阳极安装在热水器内胆上面,形成一种新防腐内胆结构,根据电热水器内胆的大小可改变其加工尺寸。
具体实施时,镁棒又称阳极棒,它的主要成份是镁。在热水器内胆里面,它和内胆(主要成份是铁)同时与水接触,而形成原电池。由于内胆里的水不是纯净的水,总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当水温超过40°C时,就会产生水垢。如果没有阳极镁棒,内胆就被腐蚀。镁棒防腐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是根据腐蚀电化学理论,当接通电源后,被保护的金属结构物吸收电流后就产生阴极极化,一般从稳定的自然电位(未加保护时的电位)往负方向极化200~300mV或负于-850m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以下同),镁棒电位在1100mv-1600mV就可得可充分的保护内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伟,未经钱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44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