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4507.X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华;车德勇;孙佰仲;王虎;邓杰文;高龙;张贺;贾嘉;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仿真 生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建模方式设计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设计图;
将所述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设计图备份存储,进行可视化实体模拟处理,生成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
对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行简化处理,以交互式三维仿真的方式进行加载,完成三维仿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图,进一步为特定格式的三维仿真环境景象设计图文件或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设计图备份存储,进一步为以纯文本方式对所述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设计图进行存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一步为与现实场景完全对应且能够与交互式三维仿真技术对接的三维图纸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行简化处理,进一步为识别所述三维图纸数据中构成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各平面结构,将所述各平面结构内的对角线去除,仅保留所述各平面结构的边缘轮廓从而形成简化的平面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行简化处理,进一步为获取所述三维图纸数据中构成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各弧面结构,识别构成每个弧面结构的网格并计算各网格的面积,针对每个弧面结构将面积未超过一门限的网格去除,根据网格均匀化方式以及所述弧面结构的曲率将去除网格的位置自动连接从而形成简化的弧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行简化处理,以交互式三维仿真的方式进行加载,进一步还包括:在对简化后的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行加载,将具体各器件和总体布局的对应图像贴附于基本结构轮廓所标示出的位置上。
8.一种三维仿真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维仿真设计模块、实体模拟处理模块和仿真加载模块;其中,
所述三维仿真设计模块,用于以建模方式设计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设计图,将三维仿真环境景象设计图数据发送给所述实体模拟处理模块;
所述实体模拟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所述三维仿真环境景象设计图数据备份存储。进行可视化实体模拟处理,生成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发送给所述仿真加载模块;
所述仿真加载模块,用于对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行简化处理,以交互式三维仿真的方式进行加载,完成三维仿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图,进一步为特定格式的三维仿真环境景象设计图文件或数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模拟处理模块,进一步用于以纯文本方式对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设计图进行存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一步为与现实场景完全对应且能够与交互式三维仿真技术对接的三维图纸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加载模块,进一步用于识别所述三维图纸数据中构成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各平面结构,将所述各平面结构内的对角线去除,仅保留所述各平面结构的边缘轮廓从而形成简化的平面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加载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所述三维图纸数据中构成所述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的各弧面结构,识别构成每个弧面结构的网格并计算各网格的面积,针对每个弧面结构将面积未超过一门限的网格去除,根据网格均匀化方式以及原弧面结构的曲率将去除网格的位置自动连接从而形成简化的弧面结构。
14.如权利要求8或12或13所述的三维仿真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加载模块,进一步还用于在对简化后的实体化三维仿真环境景象数据进行加载后,将具体各器件和总体布局的对应图像贴附于基本结构轮廓所标示出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45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ODM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建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云搜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