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有机物-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4999.2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3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虹;赖多;康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2 | 分类号: | A01N63/02;A01P3/00;A01P7/04;A01P21/00;C12N1/2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许飞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有机物 枯草 芽孢 杆菌 混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有机物‑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剂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菌剂以植物有机物印楝渣、茶枯和棕榈仁粕中一种或多种作为枯草芽孢杆菌HN09的培养基主要原料及其菌剂的吸附载体,经过二次发酵腐熟制备成,其活性成分包括上述植物有机物、枯草芽孢杆菌HN09和它发酵代谢物。该菌株于2013年4月26日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GMCC7524。该菌株及其菌剂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和土壤害虫,也可促进植物生长和对氮吸收,对扩大病虫害防治范围和促进农业废物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和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菌株HN09和它的植物有机物-生防菌混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有机物印楝渣、茶枯和棕榈仁粕是印楝种子、茶籽和棕榈仁加工过程的农副产品下脚料,由于利用率低,通常作为废弃物丢弃。这显然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再利用这些农副产品下脚料的方法。鉴于这些植物有机物仍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植物蛋白等营养成分,可以用作微生物的培养基原料,将生防菌添加到这些植物有机物中,不仅可以加快植物有机物腐熟进程,同时这些植物有机物中的养分可以保证生防菌菌株大量生长繁殖,两者辅助作用既可以发挥生防菌防治病害作用又可以利用植物有机物提供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而且印楝渣和茶枯等这些植物有机物本身仍然含有少量具有杀虫、抗菌作用的活性成分,和生防菌配合使用起到增效作用,可以扩大病虫害防治范围;此外,这些植物有机物纤维含量高,还可以代替蛭石、珍珠岩等不可再生资源作为生物菌剂的新型植物性吸附载体。
现有技术中,植物有机物印楝渣、茶枯和棕榈仁粕如果直接使用,会造成植物伤苗现象,因此通过合适方法使这些植物有机物完成腐熟过程是有必要的。虽然已有报道将生防菌与农药或植物药剂复配例子,但不同于以上述植物有机物作为主要培养基生长发酵腐熟进而制备菌剂,筛选到既能耐受上述植物有机物中所含不利成分又能以其作为主要培养基基质生长繁殖的菌株尤为重要。除此,不同菌株之间的抑菌作用有较大差异,不同菌株之间的培养条件和菌剂制备工艺也有很大不同,需要有合适的工艺技术将其 制成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制剂。
基于以上思路和技术要求,本发明采用不同于传统生物菌剂的吸附载体以及制作工艺,使用印楝渣、茶枯和棕榈仁粕等植物有机物作为生防菌的培养基原料及其菌剂的吸附载体,经过二次发酵腐熟,制备成具有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植物有机物-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剂(简称植物有机物菌剂),这在生物农药菌剂研究方面未见相关报道。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62559.1(公开号CN101606520A)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治蝗药剂,以阿维菌素和生物杀虫剂印楝素为主原料,加专门针对蝗虫特性添加特殊植物中间剂茶枯进行复配。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72445.9(公开号CN102038001A)公开了一种印楝素与枯草芽孢杆菌混配水分散粒剂, 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0.1%~50%印楝素,0.1%~50%枯草芽孢杆菌,1%~30%润湿剂,5~30%粘结 剂,0.1%~30%崩解剂,10%~60%载体,利用印楝素活性成分与枯草芽孢杆菌间的增效作用关系,达到克服害虫的抗药性,提高药剂施用效果,并且能够防治多种农林病害,扩大药剂的适用范围。而上述两项专利所使用的印楝素不同于印楝渣,印楝渣是经提取印楝素后的副产品,两者本质不同。
中国专利申请号95100402.6(公开号CN1117080A)和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22958.3(公开号CN101168730)公开了一种细菌培养基,用于发酵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碳源物质、氮源物质和矿质元素,由至少一种原料组成的氮源物质中具有茶枯粉,所说茶枯粉在培养基中含量仅为0.5~2.5%(专利200610122958.3为0.4~2.7%)。不同菌株之间的培养条件和菌剂制备工艺有很大不同,上述中国专利申请仅是关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含微量茶枯粉的培养基,主要起调节作用,并没有作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培养基主要成分、菌剂吸附载体和增效成分,这与本发明主题有本质区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4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马鞭草的便携式中草药保健烟
- 下一篇:一种栗子破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