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电磁遂穿效应的非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5150.7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4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辉;陈永强;冯团辉;王海英;丁亚琼;孙勇;江海涛;陈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材料 电磁 效应 辐射 无线 电能 传输 系统 | ||
1.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电磁遂穿效应的非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能量发射源(1)、能量接收器(2)、磁单负美特材料(3)和电单负美特材料(4)组成,其中:
所述磁单负美特材料(3)由第一介质板(5)、第一块状铜箔层(6)和第二块状铜箔层(7)组成,第一块状铜箔层(6)周期性排列在第一介质板(5)正面,第二块状铜箔层(7)周期性排列在第一介质板(5)底面;第一块状铜箔层(6)与第二块状铜箔层(7)关于第一介质板(5)镜像对称放置;
所述电单负美特材料(4)由第二介质板(8),第一条状铜箔层(9),第二条状铜箔层(10)组成,第一条状铜箔层(9)周期性排列在第二介质板(8)正面,第二条状铜箔层(10)周期性排列在第二介质板(8)正面;第一条状金属条状铜箔层(9)与第二条状金属铜箔层(10)相互垂直交叉排列;
磁单负美特材料(3)和电单负美特材料(4)位于能量发射源(1)和能量接收器(2)之间,所述磁单负美特材料(3)与电单负美特材料(4)之间通过电磁隧穿实现能量传递:磁单负美特材料(3)具有负的磁导率,电单负美特材料(4)具有负的介电常数;所述磁单负美特材料(3)的谐振频率在电单负美特材料(4)具有负介电常数的频率范围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电磁遂穿效应的非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射源(1)与能量接收器(2)是指具有定向发射电磁波的驱动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电磁遂穿效应的非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板(5)和第二介质板(8)均为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制成的介质板。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基于美特材料中电磁遂穿效应的非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板(5),第二介质板(8)的介电常数为均为2.2,板厚均为0.787mm;第一块状铜箔层(6)和第二块状铜箔层(7)的厚度均为0.0175mm,长宽均为13.5mm,周期为16mm;第一条状金属铜箔层(9)和第二条状金属铜箔层(10)的厚度均为0.0175mm,宽度均为2mm,周期均为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1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