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透镜和具有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5325.4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杉田茂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5/177 | 分类号: | G02B15/17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康建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 透镜 具有 图像 拾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和具有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并且适合于摄影光学系统(例如数字静止照相机、数字视频照相机、TV照相机和监控照相机)。
背景技术
例如,用于单镜头反射式照相机和视频照相机的摄影光学系统需要具有高的变焦比和以高的摄影倍率进行摄影的能力。
通常,当缩短可摄影物体距离以增加摄影倍率时,在聚焦期间出现宽的像差变化,并且聚焦透镜单元的移动范围变宽。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1/0116174讨论了一种变焦透镜,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和具有正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在这个变焦透镜中,第二透镜单元在聚焦期间移动。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047107讨论了一种变焦透镜,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五透镜单元和具有负折光力的第六透镜单元。在该变焦透镜中使用浮动聚焦方案,其中该透镜单元中的两个透镜单元在聚焦期间移动。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1-352402讨论了一种变焦透镜,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具有负折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具有正折光力的第五透镜单元。在从无限远距离向预定的有限远距离聚焦的过程中,第三透镜单元移动。在聚焦于比预定的有限远距离短的物体距离的过程中(微距聚焦),第一透镜单元向物侧移动,而第二透镜单元向像侧移动,以加宽第一透镜单元与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同时,第三透镜单元朝向像侧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执行近距离摄影的变焦透镜,其中整个变焦透镜紧凑并且具有高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n、具有正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m2、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m和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单元并且具有总体正折光力的后透镜组Lp。在变焦期间,各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改变。在所有透镜单元中透镜单元Ln具有最高的负折光力。在从无限远距离到最小物体距离的聚焦期间,透镜单元Ln和透镜单元Lm朝物侧移动。满足以下条件:
0.65<|FLm/FLm2|<1.50
其中,FLm是透镜单元Lm的焦距,而FLm2是透镜单元Lm2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n、具有正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m2、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m和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单元并且具有总体正折光力的后透镜组Lp。在变焦期间,各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改变。在所有透镜单元中透镜单元Ln具有最高的负折光力。通过向物侧移动该透镜单元Ln,执行从无限远距离到预定的有限远距离的聚焦。通过在望远端至少移动透镜单元Ln和透镜单元Lm,来执行对于比预定的有限远距离短的物体距离的微距聚焦。满足以下条件:
0.65<|FLm/FLm2|<1.50
其中,FLm是透镜单元Lm的焦距,而FLm2是透镜单元Lm2的焦距。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变焦透镜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n、具有正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m2、具有负折光力的透镜单元Lm和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单元并且具有总体正折光力的后透镜组Lp。在变焦期间,各相邻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改变。在所有透镜单元中透镜单元Ln具有最高的负折光力。通过向物侧移动该透镜单元Ln,执行从无限远距离到预定的有限远距离的聚焦。通过在望远端至少移动透镜单元Ln和透镜单元Lm,来执行对于比预定的有限远距离短的物体距离的微距聚焦。
从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焦透镜的分别在广角端和在望远端的截面图;
图2A和2B分别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焦透镜进行无限远距离聚焦期间在广角端绘制的像差图和在望远端绘制的像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