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85493.3 申请日: 2013-07-08
公开(公告)号: CN103331171A 公开(公告)日: 2013-10-02
发明(设计)人: 韩一帆;徐晶;李洪临;戴薇薇;苏俊杰;吴婷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B01J23/889 分类号: B01J23/889;C07C11/02;C07C1/04;C10G2/00
代理公司: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代理人: 谈顺法
地址: 2002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合成气 制取 烯烃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能源、化工领域,涉及用于以合成气为原料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并联产汽油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用于气-固相催化反应体系的负载型固体铁基催化剂制备,以及所述催化剂在以合成气为原料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并联产汽油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其需求量愈来愈大。目前,低碳烯烃的生产主要采用石脑油或轻柴油裂解的石油化工路线。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未来能源结构势必发生转移。与石油资源相比,我国的煤、天然气(含页岩气)及生物质资源相对丰富,开发以煤、天然气及生物质原料的低碳烯烃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从合成气(天然气、煤和生物质转换得到)直接制取乙烯、丙烯技术的开发,不仅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而且对一些富气缺油地区能源化工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CN1065026A公开了一种合成气制乙烯的方法,催化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采用贵金属或稀有金属,例如铌、镓、镨、钪、铟、铈、镧、镱等十余种化学元素,乙烯选择性为65%-94%,但CO转化率低,仅为10%、12%和15%左右,CO循环使用增加能耗,催化剂成本高。

CN1428193A公开了一种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烃的纳米Fe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热解法结合固相反应的组合技术制备了以FemCn为主的Fe基纳米催化剂,催化活性价高,CO转化率大于96%,气相产物中乙烯和丙烯的含量较高,甲烷含量低,无高碳烃生成,但是催化剂制备工艺繁琐,制备成本高。

CN1083415A公开了一种采用MgO或高硅沸石分子筛(磷铝分子筛)担载K+或者Cs+铁锰催化剂,对费托合成催化剂进行改进,能够得到较高产率的低碳烯烃,但是催化剂制备复杂,反应温度较高,而且产物中甲烷选择性高。

CN03109585.2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气制乙烯、丙烯和丁烯的铁/活性炭催化剂,活性炭作为载体,Fe作为活性中心,采用真空浸渍法将Fe负载在活性炭上,使得Fe和助剂得以高度分散在活性炭上,从而提高催化性能。在无原料循环的条件下,CO转化率可达到96%以上,气相产物中烃类选择性达到69%,其中乙烯、丙烯和丁烯在烃类中占68%以上。但是该催化剂机械强度差,成型困难,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不利用工业应用。

上述催化体系在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合成气转化率较低;产物选择性差,降低了合成气利用效率;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制备过程复杂或重复性差。催化剂需解决的问题是:控制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以及CO的转化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直接法转化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可有效简化催化剂制备流程、降低经济成本,在用于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烃时可以联产汽油,包括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反应条件的筛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其质量百分比如下:

活性组分         15~40%

载体             30~85%

助剂             0~30%;

(2)按比例取步骤(1)的各组分,并加入原料总质量10%的结构导向剂,将活性组分、助剂和结构导向剂与上述原料质量总15倍的有机溶液一起搅拌成铁源溶液,至溶液均匀;

(3)用蠕动泵以10~300ml/h的流量泵入的步骤(2)的铁源溶液,与10~300L/h流量的气体一起吹入加热设备恒温段,恒温段温度为200~2000℃中;

(4)将步骤(3)出口的产品气体通过冷却器进行沉积收集;

(5)将载体粉磨处理至40-300目,与步骤(4)得到的沉积物充分混合,混合后200-800℃煅烧2-20h,得到所需的催化剂;

其中,所述活性组分为含铁化合物,使用的铁源前躯体为带结晶水的含铁无机盐,以金属氧化物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4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