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减排柴机油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5691.X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1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前;李永进;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斯纳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41/10;C10N30/06;C10N30/10;C10N30/02;C10N4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减排柴 机油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料配方,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减排柴油机机油配方。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我国柴油虽有出厂标准,但硫、蜡等多不达标,所以机油在碱值、抗氧化性和清洁分散性上要求较严格,以延缓燃料油不达标而对发动机缸体造成的损坏。然而,柴油机中为解决抗磨而含有的硫磷等会在气缸反复运动中加速氧化,除失去抗磨性能外,还会产生油泥、积炭等,严重影响柴机油和发动机的寿命。传统的硫磷型(SP)润滑油在120℃时就开始分解,导致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急速下降,快速失去润滑功能,损坏设备,缸体等设备磨损的加剧随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传统的铅硫型(S-Pb)和硫磷型(SP)润滑油润滑效果不稳定,前者在高转速冲击负荷工况下润滑性能表现较差,后者与之正好相反。
有鉴于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柴机油的抗磨性,加强其抗氧化能力,节能环保,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柴机油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减排柴机油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减排柴机油配方,原料包括质量百分比为77.2%的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5.65%的指数改进剂,质量百分比为0.56%的降凝剂,质量百分比为6.9%-15.57%的柴机油复合剂美国润英联D3451,质量百分比为1%-10.57%的极压抗磨剂T362,余量为抗泡剂。
优选地,柴机油配方的原料包括质量百分比为77.2%的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5.65%的指数改进剂,质量百分比为0.56%的降凝剂,质量百分比为14.54%的柴机油复合剂美国润英联D3451,质量百分比为2%的极压抗磨剂T362,以及质量百分比为0.05%的抗泡剂;
优选地,柴机油配方的原料包括质量百分比为77.2%的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5.65%的指数改进剂,质量百分比为0.56%的降凝剂,质量百分比为10.56%的柴机油复合剂美国润英联D3451,质量百分比为6%的极压抗磨剂T362,以及质量百分比为0.03%的抗泡剂;
优选地,柴机油配方的原料包括质量百分比为77.2%的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5.65%的指数改进剂,质量百分比为0.56%的降凝剂,质量百分比为15.57%的柴机油复合剂美国润英联D3451,质量百分比为1%的极压抗磨剂T362,以及质量百分比为0.02%的抗泡剂;
优选地,柴机油配方的基础油为质量百分比为45.2%的三类加氢油S6及质量百分比为32%的三类加氢油S8;
优选地,柴机油配方的指数改进剂为美国润英联V261;
优选地,柴机油配方的降凝剂的型号为V248;
优选地,柴机油配方的抗泡剂为复抗2号。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
柴机油复合剂美国润英联D3451是高性能重负荷柴机油复合剂,虽可调配合适粘度满足API CI-4/SL性能级别的油品,并可满足众多OEM用油规格要求,但传统柴机油存在的极压抗磨性低下导致磨损大,润滑油使用周期短等问题仍不能彻底解决。而极压抗磨剂T362是以纳米硼酸盐为主的润滑极压抗磨添加剂,它和带有硫、磷的D3451相合,带来一系列正向叠加效应。这两种添加剂主要组分在设备运行时产生协同作用,在摩擦副金属表面时形成一种致密而牢固的共晶复合膜。该膜形成过程复杂而迅速:一方面摩擦生成物作为高硬度微纳米并带有极性的吸附性滚球填充在金属表面的微观凹陷处,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形成弹性保护膜,使摩擦表面更加平滑光洁,这就是所谓微抛光或微修复之原理(对设备摩擦面的自动修复功能)。另一方面,在摩擦活性作用下,添加剂中的高效元素在金属表面的热效应共渗,强化了金属材料的表面金相结构,由这些物质构成的复膜,结构十分复杂,以化学和吸附方式牢固地覆盖在金属表面,它与传统的硫磷型(SP)油膜相比,油膜击穿强度得以大幅提高,同时,它具有其他化学膜所没有的“不断被剪切又不断再生成”的独有特性,其结果是润滑油膜不断损耗又不断修复(对润滑油膜本身的不断再生与修复功能),有效添加剂组分消耗极少,基本无点蚀现象,大大提高抗磨减磨、抗溶接、抗蚀刻、抗疲劳等功效作用,极大地延长了润滑油品的使用寿命及设备寿命。
据光电能谱测定,本发明所采用的配方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非腐蚀性保护膜,受载后摩擦热达到60℃-120℃时被融化,变成一层粘附性很强滑膜。测试仪器充分显示在摩擦动态中油膜不断磨损又不断进行自我修复,避免了摩擦面相互接触,从而起到极压抗磨润滑作用,保护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斯纳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斯纳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信道及噪声估计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机双重保护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