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液动力抽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6360.8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谦;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家谦 |
主分类号: | F04B47/04 | 分类号: | F04B47/04;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李桂英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动力 系统 | ||
1.一种井下液动力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油管内的动力系统、指令系统和转向系统,动力系统连接抽油泵,油管内有动力液通道、乏动力液与井液混合通道,所述动力系统、指令系统和转向系统均为缸体内设活塞的结构;
所述指令系统为一圆柱形缸体,称为指令缸体,内部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称为指令活塞,指令活塞长度小于指令缸体长度,指令缸体两端开放,指令活塞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横截面积小于指令缸体横截面积的凸块,凸块上各设置有一个挂块,指令活塞中部设置有一个凹块,指令缸体上设置有三个孔,自上而下记为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二孔与动力液通道相连;
所述转向系统为一个圆柱形缸体,称为转向缸体,内部设有活塞,称为转向活塞,转向活塞长度小于转向缸体长度,转向活塞上设置有两个凹块,转向缸体侧面设置有五个孔,从上到下记为第四孔、第五孔、第六孔、第七孔、第八孔,转向缸体顶端和底端封闭,并分别开有孔,记为第九孔、第十孔,第九孔与指令缸体最上端的第一孔相连,第十孔与指令缸体最下端的第三孔相连,动力液通道分别连接转向缸体上最上端的第四孔和最下端的第八孔;
所述动力系统上设置有动力液输入孔和乏动力液输出孔,分别与转向缸体倒数第二个孔即第七孔、从上数第二个孔即第五孔相连,转向缸体上的第六孔为空置的孔;
动力系统上设置有拉杆,拉杆顶端设置有挂钩,挂钩处于指令活塞上的两个凸块之间,随着动力系统的上下运动,挂钩会与指令系统的挂块接触,向下或者上顶,带动指令活塞上下移动。
2.一种井下液动力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油管内的动力系统、指令系统和转向系统,动力系统连接抽油泵,油管内有动力液通道、乏动力液与井液混合通道,所述动力系统、指令系统和转向系统均为缸体内设活塞的结构;
所述指令系统为一圆柱形缸体,称为指令缸体,内部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称为指令活塞,指令活塞长度小于指令缸体长度,指令缸体两端开放,指令活塞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横截面积小于指令缸体横截面积的凸块,凸块上各设置有一个挂块,指令活塞中部设置有一个凹块,指令缸体上设置有三个孔,自上而下记为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二孔与动力液通道相连;
所述转向系统为两个圆柱形缸体,记为第一转向缸体,第二转向缸体,所述两个转向缸体内均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对应记为第一转向活塞和第二转向活塞,所述第一转向活塞长度小于第一转向缸体长度,在所述第一转向活塞中部设置有一个凹块,在第一转向缸体上由上至下设置有三个孔,记为第十一孔,第十二孔,第十三孔;在第二转向缸体和第二转向活塞上为同样的设置,其上的孔记为第十四孔,第十五孔,第十六孔。在第一转向缸体顶端设有第十七孔,底端设置有第十八孔;在第二转向缸体顶端设置有第十九孔,底端设置有第二十孔;第十七孔与第十九孔与指令缸体最上端的第一孔相连,第十八孔和第二十孔与指令缸体最下端的第三孔相连,动力液通道分别连接第一转向缸体最上端的第十一孔和第二转向缸体最下端的第十六孔;第一转向缸体上的第十三孔和第二转向缸体上的第十四孔为空置孔;
动力系统的动力液输入孔和乏动力液输出孔,分别与第一转向缸体上数第二个孔即第十二孔、第二转向缸体倒数第二个孔即第十五孔相连;
动力系统上设置有拉杆,拉杆顶端设置有挂钩,挂钩处于指令活塞上的两个凸块之间,在动力系统上下移动时,挂钩会与指令系统的挂块接触,向下或者上顶,带动指令活塞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井下液动力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为泵筒固定,内部设有活塞的结构,活塞贯通泵筒,活塞杆由泵筒上下伸出,所述拉杆设置在活塞杆顶端,所述拉杆顶端设有挂钩,活塞杆底端与抽油泵连接;活塞将泵筒分为上下两部分,泵筒顶端开有一孔,记为第十六孔,泵筒底端开有一孔,记为第十七孔,该两孔分别交替作为动力液输入孔和乏动力液输出孔,与转向系统上的相应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井下液动力抽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中空的活塞和设置在活塞外部的活动的泵筒,活塞将泵筒分为上下两部分,活塞中空部分与泵筒下部贯通,活塞顶部开有第二十三孔;在活塞外部与泵筒上部相接触处,设置有夹层,夹层上部开有孔,称为第二十一孔,夹层下部处在泵筒内部的位置开有孔,称为第二十二孔;泵筒下部直接与抽油泵连接;所述拉杆设置在泵筒上,所述拉杆上设置有挂钩;
第二十一孔和第二十三孔交替作为动力液输入孔和乏动力液输出孔,与转向系统上的相应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家谦,未经孙家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3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条码扫描的单据流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CCQR码防伪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