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钛基固溶体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6369.9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熊惟皓;陈肖;杨青青;姚振华;张国鹏;陈珊;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9/10 | 分类号: | C22C29/10;C22C1/05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方放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固溶体 金属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陶瓷材料和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钛基固溶体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iC或Ti(C,N)基金属陶瓷是一种以TiC或Ti(C,N)为主要硬质相、Ni或Co或(Ni+Co)为粘结相,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颗粒增强型复合材料。与WC-Co硬质合金相比,金属陶瓷具有更优异的高温红硬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并且它与金属间摩擦系数较低,是制作高速高效切削刀具、热成型模具以及耐热耐磨耐蚀零部件的理想材料。此外,金属陶瓷的主要原料Ti储量丰富,其制作成本仅为硬质合金的35~55%,因此备受材料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通过加入Mo2C(或Mo)、WC等添加剂可显著改善硬质相与粘结相之间的润湿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陶瓷的强韧性,但与硬质合金高韧性(断裂韧性约9~16MPa·m1/2)相比,Ti(C,N)基金属陶瓷的韧性仍较低(断裂韧性约为6~9MPa·m1/2),在震动较大的服役环境下易发生脆断而失效,这也成为制约该材料代替WC-Co硬质合金的最主要因素。
传统的TiC或Ti(C,N)基金属陶瓷一般通过添加Mo2C(或Mo)、WC和TaC(或NbC)等第二类碳化物来提高金属陶瓷的可烧结性、高温红硬性、抗热震性以及高温抗塑性变形能力。这些添加剂的加入使得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呈现出典型的芯-环结构:芯相为烧结过程中未溶解的TiC或Ti(C,N)颗粒,环形相为(Ti,M)C或(Ti,M)(C,N)固溶体(M为W、Mo、Ta、Nb等过渡金属元素,下同)。其中环形相又由内、外环形相两部分构成:内环形相靠近芯-环界面,富含W、Mo等重元素而Ti元素含量较低;外环形相靠近环形相-粘结相界面,富含Ti元素而W、Mo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虽然环形相改善了陶瓷晶粒与金属粘结相之间的润湿性,但是内环形相、外环形相及芯相间存在大量的相界面,并且由于成分及物性参数上的差异,这些相界面上产生了复杂的界面应力,当材料受外载荷作用时,裂纹容易在这些界面上萌生并增殖。这是Ti(C,N)基金属陶瓷的强韧性低于硬质合金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于WC-Co硬质合金两相结构的启发,TiC或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研究人员将Ti(C,N)基金属陶瓷中的硬质相及第二类碳化物添加剂通过预固溶制备出多元碳化钛基或碳氮化钛基固溶体,从而实现具有类似WC-Co硬质合金的双相结构的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提高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强韧性。当前碳化钛基或碳氮化钛基固溶体粉末主要是通过采用碳热还原氧化物粉末而制备得到。公开号CN1854140A的中国专利,对氧化物粉末采用高能球磨后,再通过碳热还原合成(Ti,W)C和(Ti,W)(C,N)固溶体粉末,并以此为基础制备高断裂韧性(11~13MPa·m1/2)的Ti(C,N)基金属陶瓷;碳热还原是将所需固溶元素的氧化物按照设计的成分高能球磨48h以上,然后在1300℃以上的真空炉(或气氛炉)中还原混合粉末而得到固溶体粉末,然而该方法制备周期长、能耗大且氧含量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钛基固溶体金属陶瓷,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钛基固溶体粉末时制备周期长、能耗大且氧含量不易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碳化钛基固溶体金属陶瓷,由硬质相(Ti,W)C固溶体和粘结相Ni组成,其特征在于:
其由复合原料粉末经过模压成形、脱脂和真空烧结制成;
所述复合原料以Ti粉、W粉、Ni粉及石墨粉为原料,在氩气保护下采用高能球磨诱发自蔓延反应合成,原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Ti粉40.60%~58.02%,W粉11.02%~29.18%,Ni粉15.00%~20.00%,石墨粉11.94%~15.27%。
所述的碳化钛基固溶体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将Ti粉、W粉、Ni粉和石墨粉投入球磨罐中,并充入氩气,在行星式球磨机上进行高能球磨,诱发自蔓延反应,得到(Ti,W)C-Ni复合原料粉末;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Ti粉40.60%~58.02%,W粉11.02%~29.18%,Ni粉15.00%~20.00%,石墨粉11.94%~15.27%;
(2)将所得到的(Ti,W)C-Ni复合原料粉末掺入2wt%~3wt%成形剂聚乙二醇(PEG),然后在150MPa~300MPa压力下模压成形,制成压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缝纫机的多针杆模块
- 下一篇:一种可蒸蛋的电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