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6549.7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左昱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恒加新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04 | 分类号: | F16H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角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第五、六轴腕部关节用到了两个谐波减速器,两个同步齿型带传动输入,中间还用到了一对锥齿轮副传动。齿轮传动,用于传递任意两轴间的运动与动力,圆周速度可达200m/s,传递的功率可达十万千瓦,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机械传动。腕部处于臂部的最前端,腕部的重量、动载荷和传动机构等之间影响着臂部结构、重量、工作空间和运转性能,因此,在腕部传动机构设计中必须力求结构紧凑、重量轻、布局合理。
然而,传统的是锥齿轮副传动,主要采用机械式加工,由于齿面形状与加工原理比较复杂,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得到精确的齿面特性,还需要调整机床的精度,从原理上还不能保证最合理的啮合,因此,齿轮的修行量和精度通常都是凭经验确定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其工艺复杂,装备要求高,加工精度低,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等问题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包括有直角支架,其中:所述的直角支架下端设置有输入轴,所述直角支架上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入轴转动工作面与输出轴转动工作面均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输入轴、输出轴与直角支架的连接部分均设置有独立的轴承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有球形槽,所述输入轴转动工作面与输出轴转动工作面均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球形槽,所述分布在输入轴转动工作面的球形槽与分布在输出轴转动工作面的球形槽位置相互对应,所述的球形槽内设置有滚珠。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的球形槽呈同心圆环状分布在输入轴转动工作面与输出轴转动工作面。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的轴转动工作面与输出轴转动工作面为圆锥形。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的轴承组件为深沟球轴承。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的输入轴转动工作面与输出轴转动工作面外围设置有护盖。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1、传动效率高,精度高,传动平稳顺滑,工作可靠。摆脱渐开线齿轮设计原理,研发全新传动的设计理论,既区别于滑动轴承的滑动摩擦传动,又与伞齿轮的齿与齿啮合传动的不一致,新型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是借助于滚动轴承的啮合原理,使滚珠直接与球形槽进行啮合,滚珠的一致性使得传动精度高,且传动运转平稳,工作可靠。2、置耐磨损,寿命长,噪音小。与传动的齿啮合有本质差别,避免了齿与齿的磨损而影响整个机器人的寿命,其采用了滚子间的转动,大大降低了摩擦,从而延长了寿命,降低了传动的噪音。3、加工简单,装配简单,降低成本。由于此装置减少了零件数量,且每个零件都只需要车铣机床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很复杂的调整,且装配简单,安装精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锥型直角传动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直角支架 2 输入轴
3 输出轴 4 轴承组件
5 球形槽 6 滚珠
7 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锥型直角传动装置,包括有直角支架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直角支架1下端设置有输入轴2,在直角支架1上端设置有输出轴3。考虑到传动需要,输入轴2转动工作面与输出轴3转动工作面均设置有传动组件。同时,为了整体的运转顺畅,输入轴2、输出轴3与直角支架1的连接部分均设置有独立的轴承组件4。
结合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考虑到输入轴2、输出轴3之间有效传动,不会发生不必要的干涉与错位,传动组件包括有球形槽5。具体来说,输入轴2转动工作面与输出轴3转动工作面均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球形槽5,并且,分布在输入轴2转动工作面的球形槽5与分布在输出轴3转动工作面的球形槽5位置相互对应。同时,球形槽5内设置有滚珠6,进行有效的运动传递且不会出现传递失速或其他异常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恒加新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恒加新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5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