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6794.8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鞠树森;万兆;谢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外加 电梯 加固 改造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抗震加固改造领域。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多层住宅)是城市的主体住房,由于早期的技术及经济的限制,己建成的砌体住宅至今没有安装电梯,很多居民在年老之后,因为上下楼不便,长期不到户外活动,生活质量较差,这也造成了不少老年人的一块心病。目前,这些多层住宅至少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时间,拆除重建工程量大,而且对城市形成很大的拆迁压力,也形成资金及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为砌体结构增设电梯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空间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这也是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生活权利的一种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发明结合老旧住宅改造工程,提出在原建筑外部增设廊桥、增设外部通廊和外加电梯,即在增设电梯的同时,再在相邻单元之间加建通廊,该通廊与原砌体结构通过廊桥进行连接,使多个单元能共用一部电梯。该技术主要是为了节省电梯数量与日常维护费用,同时为了保护居民的隐私权,通过外加廊桥和原砌体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包括原砌体结构,所述原砌体结构外墙外依次连接设置有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
所述外加廊桥由新加廊桥横梁、新加承重柱焊接而成,所述外加廊桥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其通过化学锚栓与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构造柱连接,连接位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所述化学锚栓外端设置有垫板和螺母,所述新加廊桥横梁与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设置的新加承重柱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均由新加承重柱以及新加承重柱之间的构成横梁的钢系杆焊接而成,钢系杆设置在原砌体结构的分层处;
所述外加电梯井内设置有电梯轿厢,外加电梯井在高出原砌体结构的层内设置有电梯机房。
所述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紧密相连,三者缺一不可。
所述新加廊桥横梁下面支撑有承托板,两者之间螺栓连接或焊接。
所述外加廊桥的宽度不小于2米。
所述化学锚栓在每层连接处至少为12个,分两列布置,其伸入构造柱的长度不小于250mm。
所述化学锚栓的直径为φ18mm。
所述垫板在每层连接处为整块钢板,其厚度不小于18mm。
所述新加承重柱为型钢柱或H型柱。
上述采用外加廊桥和外加电梯的加固改造砌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准备设置外加廊桥、外加通廊以及外加电梯井的位置预先设置新加柱基础,在新加柱基础中预埋不小于20mm的地脚螺栓和柱脚垫板,用于与新加承重柱连接;
步骤二:根据设计图纸,在原砌体结构的构造柱的外部打孔,植入化学锚栓,同时,在其中紧贴原砌体结构外墙的新加承重柱上按原砌体结构层高高度对应开设锚栓孔;
步骤三:待新加柱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时,安装贴墙的新加承重柱,使新加承重柱上的孔洞分别与预先植入的化学锚栓对应,再通过垫板、螺母将新加承重柱与构造柱进行紧固连接,其中,垫板预先开连接孔洞,预先在垫板上焊接连接板,预先在垫板上设置承托板,同时设置加劲肋与新加廊桥横梁和垫板焊接;
步骤四:在外加廊桥、外加通廊和外加电梯井准备安装新加承重柱的新加柱基础位置上安装新加承重柱;
步骤五:在贴近原砌体结构的新加承重柱上连接新加廊桥横梁,新加廊桥横梁与连接板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新加廊桥横梁与承托板采用普通螺栓进行连接或采用焊接的方式;
步骤六:其他新加承重柱之间采用钢系杆进行连接,使外加廊桥、外加通廊、外加电梯井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步骤七:在首层外加通廊对应外加电梯井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两个首层单元门门洞,并在其上各层的候梯间的侧维护结构上预留多个外窗,供采光和通风用;
步骤八:在外加电梯井内安装电梯轿厢。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